撰稿:人文与传播学院 余跃 编辑:宣传中心 唐慎言 发布时间: 2025-11-14
为进一步深化学院学风建设,切实帮助学子明细考研方向、提升备考效率,2025年11月5日,人文与传播学院于主一#517成功举办考研专题指导讲座。
本次讲座紧密围绕我院全专业考研需求,特邀资深考研指导专家张墨清老师担任主讲,张老师以“精准备考,高效冲刺”为核心,从择校规划、初试备考策略、核心考点梳理、考研国家线变化趋势等关键维度展开深入分享,为同学们破解备考困惑,搭建高校交流平台。

此次讲座是学院推进学风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不仅为考研学子提供了专业、系统的备考指导,更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与奋斗动力,助力大家在考研征程中少走弯路、稳步前行。
考研知识与经验分享;
为帮助我院学子精准把握考研核心要点,本次讲座中,指导老师围绕考研考公难度对比、文学类考研关键信息及热门专业备考指南等核心内容展开详细解读,为同学们带来全方位的干货分享。
在考研与考公难度对比环节,嘉宾从核心维度进行拆解分析:考研侧重专业深度与学术能力,需突破专业课、公共课双重难关,且院校自主命题差异大,竞争集中于优质院校及热门专业;考公则聚焦综合素养与岗位适配性,考试范围广、报考门槛相对灵活,但热门岗位竞争比例常达数百比一。通过清晰对比两者的竞争逻辑、备考周期与上岸难度,帮助同学们结合自身优势做出适配选择。
关于文学类专业国家线变化,指导老师梳理了近年趋势:文学类国家线始终处于各学科前列,整体呈现稳中有波动的态势,受报考人数、试题难度等因素影响,单科线与总分线均需重点关注。张老师提醒同学们,需以近三年国家线为基准制定目标,预留充足备考空间,同时密切关注目标院校的复试线变化,做到精准发力。

在专业方向与初试科目解读部分,嘉宾首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系统梳理: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方向丰富,涵盖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古典文献学等细分领域,部分院校还设有创意写作、文化研究等特色方向。初试科目则以公共课(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二)与专业课为主,专业课核心围绕“中国语言文学基础”、“文学评论与写作”、“语言学概论”等展开,部分院校会根据方向差异调整考试内容。
针对我院学生考研热门专业,墨清老师也进行了详细分类:新闻学专业考研方向包括新闻学、传播学、新闻与传播(专硕)、媒介经营管理、国际新闻等;广告学专业涵盖广告学、品牌传播、数字营销、广告策划与创意等方向;广播电视学专业则聚焦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影视创作、媒介融合等领域。三类专业初试科目多包含公共课、专业基础(如新闻学概论、广告学原理、广播电视概论)与专业综合(如新闻实务、广告策划、影视评论),部分专硕侧重实践应用,学硕则偏向理论研究。
在院校选择参考方面,嘉宾重点介绍了厦门大学相关专业开设详情:厦门大学文传类专业实力雄厚,中文专业下设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等多个成熟方向,师资力量强劲,学术资源丰富;新闻传播、广告学等专业依托学校综合优势,在媒介融合、品牌传播等领域特色鲜明,初试科目贴合行业需求与学术前沿。同时,嘉宾还推荐了全国范围内的优秀院校,包括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传统文科强校,以及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等在新闻、广电领域极具优势的院校,为不同目标的同学提供多元选择。
本场讲座在满满的干货分享中落下帷幕,这场关于人文传播学院学子考研的深度解读,犹如一盏明灯,为同学们照亮了备考与规划的前行之路。愿大家将今日之所得,转化为备考路上坚持的动力,在探索专业方向规划院校选择的过程中,持续校准目标,深耕细作,希望同学们以此为契,在考研征程中既能仰望星空,明晰方向;亦能脚踏实地,稳步前行。
愿每一位奋斗的你,终在自己的领域闪闪发光!
撰稿:人文与传播学院 余跃
摄影:人文与传播学院 余跃 徐慧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