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共建解锁新技能,青春动能注入社区治理

撰稿:人文与传播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 陈嘉懿 编辑:宣传中心 唐慎言 发布时间: 2025-04-25



为充分发挥高校党支部的专业优势与青春活力,为社区发展注入新动力,人文与传播学院党支部积极探索,与思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携手开展党建共建项目,致力于将实用知识带入社区,推动社区文化建设与发展。

418日,我院学生第三党支部的学生党员走进厦门市金榜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社区居民们带来了首次手机摄影教学课程。课堂上,学生们用青春热情和专业知识,为居民们打开了手机人物摄影的新大门。


理论教学筑基础

活动伊始,思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社工黄书磊向居民们介绍了本次课程的目的和大致内容,强调手机摄影在记录生活、表达情感方面的重要作用,尤其人物摄影,能定格生活中的珍贵瞬间,传递温暖与故事。


在理论讲解环节,参与本次活动的学生党员分别从手机相机基础知识、休闲场景摄影、室内人像拍摄以及日常纪实摄影四个角度切入。他们通过理论解释配合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对焦、拍摄角度、光线等因素对于一张照片的影响。

在手机拍摄基础知识部分,龚小榕通过生动的讲解配合简单的实操互动,使得居民们对于手机的相机功能有了更为完备的认识;江晨灵通过公园拍摄场景,深入讲解了构图技巧,如三分法构图能让画面更平衡、稳定,引导线构图可以增强画面的纵深感和方向感;在室内人像摄影部分,张梦超展示了在不同光线条件下拍摄的人物照片,让居民直观感受光线对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陈嘉懿则强调了纪实摄影的选题和立意,鼓励居民们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用镜头记录下那些平凡而又珍贵的瞬间。

整个理论讲解环节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学生党员们生动有趣的讲解和耐心细致的指导,让居民们收获颇丰。大家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摄影技巧,更感受到了摄影艺术的魅力。



技巧实操见真章

随后进入现场示范环节。大家纷纷举起手机,操练着新学到的对焦、调整光线等操作,气氛逐渐热闹起来

在居民们操练的同时,学生党员们穿梭在人群中,为居民提供一对一的指导。有的居民对光线运用不太熟练,学生党员便引导他们观察周围环境,手把手地帮助居民调整手机角度、寻找最佳光线,并亲自演示如何利用不同角度的光线来塑造人物形象。

参与课程的居民表示:“以前我拍照都是随便拍,没想到手机摄影还有这么多学问。今天跟着大学生们学到了这么多技巧,以后我也能拍出好看的照片了。”



学以致用展风采

在活动的最后,还设置了户外实操环节,大家邀请了社区中的一位老人作为模特,进行实际拍摄演示。他们一边操作手机,一边详细讲解拍摄思路和操作步骤。从如何调整手机对焦、曝光,到怎样引导模特摆出自然、生动的姿势,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清晰明了。居民们围在旁边,目不转睛地观察,不时发出惊叹和赞叹。

在结束户外实践后,大家纷纷在学习群内分享自己的拍摄成果,此次活动在大家的互相鼓励、赞美声中落下帷幕。


学生党员陈嘉懿表示:“这是我们第一次走进社区开展教学活动,看到居民们如此热情,我们深受鼓舞。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把摄影知识传递给更多人,让大家用手机记录生活中的美好。同时,这也是我们大学生服务社会、回馈社区的实践机会,未来我们会继续努力,带来更多优质的摄影课程。”


此次“红色记忆,光影传承”手机摄影教学活动,不仅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摄影技能,更促进了大学生与社区的交流与合作。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精彩的摄影课程走进社区,让更多人用手机镜头捕捉生活中的动人瞬间,用影像传递温暖与美好。



撰稿:人文与传播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 陈嘉懿     

拍摄:人文与传播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 龚小榕、江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