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瑟击鼓,以御田祖——我院幽篁古琴社本学期举办第一次社团活动

撰稿:2021级新闻学专业 严昕雨 编辑:宣传中心 唐慎言 发布时间: 2022-10-10


   

  2022925日晚,我院幽篁古琴社在主一六楼“传统文化教室”迎来了新学期第一次线下社团活动。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在我院幽篁古琴社指导老师程鸿媛带领下,一首悠扬的《鹿鸣》打破了夜晚的寂静,正式开启了本次社团活动,来自2019级新闻专业的社长李天盟向大家介绍了琴社的日常活动,并对新社员加入表示欢迎。社团同学也纷纷分享了自己和古琴之间的故事,虽然他们来自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但皆因对古琴的喜爱相聚在一起。



  古琴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也是国乐的精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一直为文人雅士所推崇,是修身养性的必修课。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过程中,古琴文化充分体现出古人的聪明智慧,以及炎黄子孙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歌颂。



  无论是《诗经》中“琴瑟击鼓,以御田祖。”还是“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都可以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为止,古琴这门艺术,历经千百年的升华提炼,在华夏众多的民族乐器中承载了厚重的传统文化内涵。


  古代的琴曲往往都有歌词,比如《秋风词》《凤求凰》《仙翁操》《阳关三叠》等,这些歌词都含有丰富的内容,其背后也有着很多与琴曲相关的小故事。谈到《凤求凰》时,便可以想到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而说起《流水》,会想起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故事等。再比如琴曲中对意象的表达,《幽兰》以兰花喻指独善其身的操守;《梅花三弄》以寒梅歌颂不屈不挠的傲骨等。


  追随优秀传统,了解古琴文化,进行古琴演奏不仅可以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也让我们能够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静下心在琴声中找到另一个“自我”。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一种良好保护,古琴是祖先留下的珍宝,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摄影: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马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