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不普通”——2022年第25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 普通话水平提升专题讲座顺利举办

撰稿:人文与传播学院宣传中心采写部 黄静 编辑:宣传中心 唐慎言 发布时间: 2022-09-30



2022年是我国开展推普周的第25个年头,作为一所培养祖国未来栋梁的学校,校园成为推广普通话、运用规范的“先行者”。为让同学们对普通话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于2022927日中午,在公1#101举办普通话水平提升专题讲座。



负责本次专题讲座的主讲人是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福建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福建省语言文字专家库成员、福建省播音主持协会常务理事邓葳副教授。

讲座一开始,邓葳副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关于“吃”的问答互动,并向大家展示了一段人们熟知的“报菜名”。“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她流利而生动的贯口不仅获得了同学们的连连掌声,更是勾起了大家对普通话的兴趣。来自天津的2022级新闻学专业的周全同学更是主动上台参与互动。邓葳副教授介绍,这串经典贯口“报菜名”也是一种用来训练普通话的素材,她也希望能够在此次讲座上教会同学们如何练习,从而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



从元朝的大都话、明清的官话,到民国时期“国语”的概念被广泛关注,再到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将规范的现代汉语定名为“普通话”,并确定了普通话的定义和标准。其中“普通”二字的含义是“普遍”和“共通”。从2000年至2020年,我国普通话普及率从53.06%提高到80.72%。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在普通话推广事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那我们为什么要学好普通话呢?普通话不仅关系到我们的国家独立和民族凝聚力,还与我们未来可能涉及的工作岗位息息相关。邓葳副教授向在座的各位科普了各行各业从事人员所需要的普通话水平达标要求,例如老师、公务员、节目主持人和配音演员等。她还具体地讲解了有关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基本流程、考核要求以及等级标准,让准备报名普通话考试的同学们对普通话水平考试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



普通话要说得好,吐字归音要清晰,最基本的在于对汉字音节的组成部分:声母、韵母、声调要读准,她针对说好普通话时所需要注意的几个难点,准备了几条绕口令,例如平翘舌音练习、“nl”的读音练习、口腔开合度等,让现场的同学们能够在听完理论知识后得到实践。同学们尝试着读绕口令的声音在现场此起彼伏,在与现场的互动中,邓葳副教授也对2021级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孙新静同学在普通话语音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和纠正。

讲座结束之际,邓葳副教授向同学们分享了普通话学习的途径和平台。她告诉大家,没有快速学习普通话的方法,想要说好普通话就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多学、多听、多说。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此次讲座共享了关于普通话的语言文化盛宴,同时也激发起大家学习普通话的热情。让我们一起讲好普通话,积淀文化底蕴,提升个人素养,构建文明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