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传播学院成功签约《九且耕读文化博物园》

撰稿:林筠、曲志强 编辑:宣传中心 杨佳心 发布时间: 2021-10-02


2021年10月1日,喜逢伟大祖国72周岁生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为祖国献上贺礼。人文与传播学院苏新春院长与漳州市古且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黄庆辉总经理,于上午十点十分共同完成了《文传九且 耕读田家-九且耕读文化博物园”项目的签约仪式。华安县文体旅局全域办副主任苏意水、高安镇镇长苏燕琼等领导、漳州市古且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蒋伟通总经理、人文与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易欣、广告学专业主任陈东兴以及多位教师共同参与了本次签约仪式。尤为特别的是,本次签约仪式全程都在网上进行,此举首创以互联网的方式开展签约仪式,冲破疫情之阻扰,表现了人文与传播学院在乡村振兴事业上开展工作之决心和信心。






本次签约仪式由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邓葳主持,共三个环节在双方单位领导及各级地方政府嘉宾的共同致辞后,进入正式签约环节,签约仪式完成后由人文与传播学院相关教师代表发表祝福与感言。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苏新春对项目的成立致以高度评价和殷切希望,他说:“今天是个好日子,我们的项目有意义。感谢古且旅游公司的黄总、蒋总这样有情怀的企业家,感谢高安镇、华安县的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再是文传院积聚了一批志存高远的老师。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发现了合作的新前景、新动力,《九且耕读园》的建立是双方合作的最新成果。有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有老师们的智慧和努力,项目有信心做好做实做持续。”古且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庆辉先生致辞:“与文传学院合作的每个阶段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让我信心倍增。政府、院校、企业大家想到一起,乡村振兴作出成效,指日可待。”人文与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易欣全程参与签约仪式并致辞:“此项目是华安九且合作的深化,符合国家社会发展大局,既传承传统文化又助力乡村振兴,履行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职责,有意义有价值。影视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林筠送上祝福本次签约时间刚好是10:10,特别有纪念意义,更具有十分美好的前景寓意。我们之前已经在九且山庄作出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乡村振兴文化成果,后面还有很多工作将跟上。广告专业教师郭娟也送上美好祝愿:“文耕园项目让新知识青年下乡成为可能,使我们师生的专业运用有广大的拓展空间。”


  

  《九且耕读园》构建以“耕读”文化为核心的体验型特色文旅产业与创意农业。具体构成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关于“耕”之知与行,由农耕体验与农耕博物组成;二是关于“读”之知与行,由沉浸式欣赏体验与田园诗博物组成。通过九且耕读园创建构想的付诸实施,在九且将“耕读”文化具象成与时俱进的新时代人文景观是人文与传播学院在取得一系列乡村振兴实践成果基础上的一次飞跃。旨在尝试探索一条事业共建、成果共享、经济共赢的发展之路,使高校对于乡村振兴的参与从一个从旁协助者转变为了共同奋斗者。《九且耕读园》项目负责人曲志强副教授为项目的企划付出了诸多心血,他有感于在日本留学时看到的日本农村景象,一直企盼着什么时候能把中国的农村建成一个真正充满魅力的美好之乡。他说:“现在,时代与时机都到了,乡村振兴是党制定的国策,我们是在建设自己的家乡。我们文传院领导高瞻远瞩,教师人才济济,我们合作的企业家有眼光有情怀,是我们把此项目做好做实的根本保证。这个创建过程必将为文传院与九且觅境山庄搭建一个时代的大舞台,可以给古老的九且山庄注入更加充盈的活力与生机,可以让文传院五个专业方向的师生焕发出更大的活力与智慧。

 

  

  本次《九且耕读园》的顺利签约是我院助力乡村振兴事业的又一重要举措。据悉,自2020年10月以来,在苏新春院长的亲自挂帅和深度参与下,人文与传播学院以一种全新的文化振兴方式全面投入火热的乡村振兴事业,与九且山庄做了大量校企合作活动,搭建首个“三创”实践基地,开展多次赴乡村的实践调研活动帮助乡村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以林筠老师为发起人的“乡村振兴品牌研创团队”还获得人文与传播学院首个市级特派团队的光荣称号。在漳州市华安县、南靖县等各级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先后与华安县文体旅局、华安县高安镇古且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华安县大地土楼有限公司、南靖县土楼等联合建立多个实践教学基地,有效运用、发挥高校教学与科研实力,将高校教学科研与乡村振兴大业的社会所需结合起来。目前,人文与传播学院正在积极筹建乡村振兴研究与服务中心,此举必将为乡村建设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高校之路。





撰稿:林筠、曲志强

图片提供:林筠、杜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