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文与传播学院 易欣 孙海岛 编辑:宣传中心 肖雨娆 发布时间: 2021-04-02
师生一行在九且山庄合影(左三为黄庆辉总经理,左四为苏新春院长)
3月27日,院党总支、工会组织部分师生赴漳州市华安县高安镇九且古村考察调研。在苏新春院长的亲自带领下,我院师生深度体验了那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内涵,为进一步推进“三创”基地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阳春三月,草长花发。师生一行经过近三个小时的长途行车终于到达位于大山深处、九龙江上游的华安县高安镇。那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独具特色的闽南古居随处可见,纯朴勤劳的村民在田里忙碌着农活,阡陌相通,鸡犬相闻,一派生机勃勃的田园景象。匆匆吃过午饭,顾不上舟车劳顿,大家便一头扑进大自然的怀抱。看!这里有一口古井。瞧!那边有一块断碑。抚一抚残垣断壁,走一走茶马古道,仿佛时光穿越,一下子回到了久远的时代,能隐隐感受到先人们留下的人间真情。
游览闽南小九寨---高安九且溪瀑布群,体味山溪的静谧
沿着一条蜿蜒的小路顺溪上,上面便是素有“闽南小九寨”美称的九且溪。不需要辨析东南西北,只要循着潺潺的流水声,伴着山涧的虫鸣花香,你就能渐入佳境,仿佛置身世外桃源。做一次深呼吸即可荡涤一切琐事凡尘;望一眼悬崖上的枯虅便能点燃纵横疆野的万丈豪情。
春天是充满生机的季节,大家在路旁共同栽种了黄花风铃木
小朋友也忙个不停
傍晚时分,师生们拿起工具推着小车到村头路旁植树。挖坑,培土,浇水,忙得不亦乐乎。小朋友们也不甘落后,又是送树苗,又是提着水壶浇水。苏新春院长拿起锄头刨坑,放下铁锹栽树,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像模像样,真不敢相信这是一位承担过众多国家重大科研课题、成果著作等身的知名教授。面对众人的疑惑,他淡淡地说:“我当过知青,干农活当然是老把式。”
观看露天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重温新中国成立后走过的光辉历程。
夜幕降临,伴着此起彼伏的虫鸣蛙叫,鹅卵石铺就的场院里放起了露天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嘹亮的国歌声在田野里久久回荡。
“三创”基地建设和九且山庄发展专题座谈会。
第二天上午,全体师生在文峰楼召开座谈会,就“三创”实践基地建设和学生实习创作进行深入研讨。老师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调研各抒己见,为专业创新发展和山庄建设建言献策。听了大家的发言,苏院长最后提了四点要求:一是找准山庄的定位,结合乡村振兴瞄准聚焦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二是尽量在短平快上下功夫,如公众号、摄影展、优化环境等;三是作为合作方,我们要做点实事,跨专业协作,项目驱动实践,做到有目标、有产品、有效果,突出文化内涵;四是要有长远意识,把这里当作文化创作实践基地长期经营,把项目做好、做精、做实、做出品牌。
九且山庄总经理黄庆辉
九且山庄总经理黄庆辉向师生一行的到来并展开调研深表感谢,他说:“这里文化资源很多,但我们自己力量有限,有想法没办法。幸得嘉庚学院文传学院的支持,希望我们共同努力,把九且做成乡村振兴的一个典型案例。”
双创项目学生团队与导师合影
九且之行给2019级广播电视学专业付招娣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她说“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九且及坪水畲乡发展的基本状况,也认识到影响乡村振兴的一些问题和困难。这次出行老师带我们走出课堂来到田间地头,是实实在在的进行深入调研,学到了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收获颇丰。”
撰稿:人文与传播学院 易欣 孙海岛
摄影:人文与传播学院 陈 燕 曲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