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间流淌的热爱:人文与传播学院举行线上教学经验交流暨教学成果展

撰稿:人文与传播学院 易欣 编辑:宣传中心 张婧雯 发布时间: 2020-10-29



《线上教学:“摄像头+话筒”后的三种改变》、《跨越时空,让所教所学所得所想与时代紧密相连》、《线上实践教学利弊谈》……近日,人文与传播学院在主一教学楼四楼北平台举行“停课不停学 线上也精彩——线上教学经验交流暨教学成果展”,13篇教学经验文章,24幅抗“疫”主题文艺作品,数件学生自制教具,生动再现了刚刚过去的这段非同寻常的线上教学经历。


展览共分前言、教学经验、教学成果、自制教具等几个部分,集中展出了由该院教师撰写的线上教学经验理论文章、抗“疫”主题平面作品和部分学生自制教具。这些经验文章涉及线上教学的课堂管理、教学技法、实训实践等多个环节,全方位、全流程地反映了老师们对线上教学的思考与探索。部分文章已经公开发表,其中院长苏新教授和杜晶晶老师合写的《线上教学:“摄像头+话筒”后的三种改变》发表在《光明日报》理论版。“教学成果”部分既有真实反映疫情防控的摄影纪实图片,也有老师和同学创作的抗“疫”主题平面设计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主一教学楼六楼传统文化教室展出的一架“古琴”,其实是2017级广播电视学专业龙筱玉同学在上学期《古琴音乐弹奏与欣赏》课程学习初期,在程鸿媛老师指导下的“手工造”:一块楔形木板,几根粗棉线,便制成了一架简陋的“古琴”,借此练习指法。班上这样的“古琴”有很多架,虽然弹不出美妙的琴声,但指间流淌的是他们对学习的热爱。



2019级广播电视学专业韩晶同学在课程初期用手机和橡皮筋自制的“古琴



2017广播电视学专业龙筱玉同学在课程初期自制的“古琴”



2019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洪隽同学在课程初期自制的“古琴”


    这次展览是人文与传播学院师生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真实写照,也是我校史无前例地大规模开展线上教学的缩影。正如展览“前言”里所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教学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但也为创新教学模式创造了机遇,激发了广大师生携手并进、共克时艰的勇气与决心,打开了一扇后疫情时代创新教学模式的窗口。”







展览现场


据悉,人文与传播学院同时开通了线上展览专题,广大师生也可以通过访问该院网站主页欣赏。


人文与传播学院网址:http://shj.xujc.com/


撰稿:人文与传播学院 易欣

摄影:人文与传播学院 易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