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也精彩——人文与传播学院本科生学位论文第二次答辩在“云”端顺利举行

撰稿:人文与传播学院 邓葳 唐慎言 易欣 编辑:宣传中心 王玉涛 发布时间: 2020-05-17





线上答辩截图


一台电脑,一部手机,一幅耳麦,屏幕里时而慷慨陈词,时而娓娓道来;屏幕外,时而质询追问,时而点头称赞……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网络“聊天”,这是人文与传播学院5月16日举行的本科生学位论文第二次答辩的一个现场。受疫情影响,今年毕业论文答辩全部在网上进行,当天该学院有114名毕业生和49位老师参加了这场办学历史上第一次“云答辩”。


答辩过程中,学生一边展示自己精心制作的PPT文件,一边如数家珍地阐述自己的毕业作品及实施过程中的所得所感。有的学生穿上了正装,有的女生还化上淡淡的妆容,他们想把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和最美的一面呈献出来。屏幕外,答辩老师也不含糊,一边仔细审阅答辩作品,一边与学生认真交流。他们既为学生的精彩表现喝彩,也会毫不留情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气氛时而欢快轻松,时而剑拔弩张,有的答辩小组从早上九点一直持续到下午一点。


虽然是“云”指导和“云”答辩,但人文与传播学院并没有放松对毕业论文质量的要求。院长苏新春教授说:“线上指导能发挥既远且近的优势,做到贴身指导、迅速反馈、各方同场、问答合一,把毕业论文做实做细,答辩工作问真问实,切实检验和保证毕业工作的质量。”


疫情之下,这一届毕业生注定成了特殊的一代,他们不得不坐在屏幕前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接受屏幕内的“拷问”。对于他们来说,毕业答辩是自己学生时代的终点,也是新人生旅途的起点。这次线上答辩,很多同学把它视为一次特别的旅行。


2016级新闻学专业姜茜楠同学说:“刚得知线上答辩时心情既紧张又好奇。紧张的是担心设备和网络问题,很怕当天出现突发情况;好奇的是线上答辩是什么样子的,大家一起开麦集体视频是个什么场景?不过一切都顺利过来了,感觉非常温暖。感谢学校,感谢文传学院,感谢新闻一家人!”


2016级广告学专业张馨月和王伊璇都觉得在这次答辩中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学校和老师们的细心和温暖。王伊璇之前做过两届答辩秘书,心里一直期待自己亲自走上演讲台的那一天,没想到等到的是一场“云答辩”。“虽然有些遗憾,但这次毕业答辩与众不同,是我人生中一段珍贵的记忆,也是一次特别的旅行。” 

 


参加线上答辩的部分师生



线上答辩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