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宣传中心 唐慎言 编辑:宣传中心 张婧雯 发布时间: 2019-12-26
由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主办,浙江教育出版集团承办的首届全国高校有声阅读大赛作品评析会日前圆满结束。由人文与传播学院邓葳老师和陈露老师指导的16级和18级广播电视学专业四部作品获得首届全国高校有声阅读大赛优秀奖。
大赛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以“有声阅读表达”为核心的专业赛事,共有全国200所高校参与,我校获最佳组织单位。在各参与高校充分进行校内初赛的基础上,主办单位邀请多位业界、学界专家,对来自全国高校的近500件短音频作品和近百部微剧作品进行了遴选。本次活动以“讲中国故事”为主题,用有声语言表达的形式,生动展示中国故事,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大赛积极响应“全民阅读”国家战略的政策指引,旨在倡导高校学子积极参与有声阅读,提升有声语言表达能力,增进人文底蕴、审美情趣,激发广大青年追求理想、积极投身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意志和信念,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
建院十年来,文传院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成果显著,作为福建省特色专业的广播电视学专业,许由文主任表示,我院在本次大赛中取得的成绩,是我院教学成果的一次展示,更是为文传学院成立10周年献上了一份贺礼。
获得优秀奖的这四部作品是:
16广电杜佳怡、孙莹妍《东方巨响》,指导老师:邓葳
创作感想:
程开甲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程老在 1949 年建国时放弃深造,毅然回国,在同门在科学界呼风唤雨,指点江山,诺贝尔拿到手软时,忍姓埋名为国奉献十几年。他只屈服于真理,一生为国家奉献,朴素到了极点,年迈了还为国家培养人才。2018 年 11 月 17 日程老去世,此广播剧是根据真实事迹改编,谨以此片,缅怀程开甲院士。此次获奖,我们将更努力学习广播剧,探究声音世界的美好。
16广电李思钰、倪佳楠 《海豚湾》,指导老师:邓葳
创作感想:
海豚湾是一部纪录片作品,电影中海豚被捕杀的场面不由得发人深省,在现实世界中,保护动物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难题,因广播节目制作课程这个契机,我们决定结合专业知识所学,将《海豚湾》改编成广播剧作品。在制作广播剧的过程中,在音效和录音中我们都力求营造一种迫切紧张的氛围,不仅是因为对作品质量本身的要求,我们更希望听众在听的过程中也能意识到保护动物、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此次获奖,是给予作品的肯定,也给予我们在创作上更多鼓励和信心。
18广电李清、张家源《早市与夜市》,指导老师:陈露
创作感想:
人口庞杂,历史悠久的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市井文化。热闹嘈杂的早市与夜市包容了众多中国普通市民的生活常态。这样的通俗市民文化不登“大雅之堂”,却在历朝历代“买卖昼夜不绝”,杂乱无章却又有序可循的发展着,经久不衰。无序而自然发展的市井文化早已成为了中国活力的一部分。在市井当中,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日复一日的生活当中 每个平凡人息息相关的故事。经典作品《清明上河图》就把过去市集的繁华热闹呈现在一代代人面前。我们抱着“将声音情境化”的制作想法,将生活带入广播剧,将广播剧生活化。希望日后能够传达更多中国特有的声音!
18广电罗婧予 陈思迪《屎壳郎》,指导老师:陈露
创作感想:
我们这个作品是专门给孩子听的,这里的主角和受众都是孩子,所以我们把自己放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孩子的思想和语言,在陈露的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考虑到了这个节目要趣味至上,儿童短音频要让孩子听得下去,首先要做到“有趣儿”。在制作的过程中,原文案里面的语言都是深奥的科普类语言,要将里面的语言改的通俗易懂,更能让小朋友们理解和接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改文案,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和语气语速,之后发给老师听,然后再改,再录,再录再改……
总之,做少儿类节目的关键在于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孩,这样我们做出来的节目才能让小朋友们能够听懂,寓教于乐!
撰稿、照片由获奖师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