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编辑:宣传中心 陈绮晗 发布时间: 2019-12-18
第十届全国社会语言学
学术研讨会
会议手册
主办: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承办: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两岸语言应用与叙事文化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协办:语文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厦门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教育教材中心
中国•福建•漳州
2019年12月20至22日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两岸语用中心
人文与传播学院
语文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 厦门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
与研究教育教材中心
日程安排
会议时间:2019年12月20日-22日
会议地点:厦门大学漳州校区 主一号楼、主三号楼
12月20日 | ||||||
内容 | 地 点 | |||||
13:00~22:00 | 报到 |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 北区宾馆大堂 | ||||
18:00 | 欢迎晚宴 乘车点:北区宾馆门口 | 御龙轩食府 | ||||
12月21日 | ||||||
时 间 | 内容 | 地点与主持人 | ||||
7:00 | 早餐(使用早餐券) | 北区学生食堂一楼 | ||||
7:50 | 北区宾馆门口集合 请跟随会务志愿者步行至主三号楼台阶前 | |||||
8:30 |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留念 | 主三号楼台阶 | ||||
8:45 | 开 幕 式 | 1.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党委林辉书记致欢迎词(10分) 2.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刘朋建教授致辞(10分) 3.协办单位代表致辞(每位3分钟) | 主持人:卜祥忠 地点:主三号一楼音乐厅 | |||
9:15 | 大会报告(一) (每位发言时间25分钟,提问5分钟) | 地点:主三号一楼音乐厅 | ||||
9:15 | 苏新春:当代中国语言学四个人文学派的兴起及特点 | 主持人:吴春相 | ||||
9:45 | 李葆嘉:前赴后继的三代社会语言学 | 主持人:谢俊英 | ||||
10:15~10:35 | 茶歇 (20分钟) | 音乐厅外走廊 | ||||
大会报告(二) (每位发言时间25分钟,提问5分钟) | 地点:主三号一楼音乐厅 | |||||
10:35 | 赵蓉晖:近200年以来的世界语言生态变化趋势 | 主持人:杜晶晶 | ||||
11:05 | 王辉:中国与世界的互动:70年来语言政策与规划的国别研究 | 主持人:袁伟 | ||||
11:40 | 王晓明:国际标准ISO 10646框架下的简繁转换 | 主持人:阎喜 | ||||
午餐 | ||||||
12:00 | 请各位代表跟随志愿者指引步行至教工餐厅就餐(简餐,凭领餐券领取,菜式在报到时选择) | 主三号楼一楼教工餐厅 | ||||
分会场讨论 (共四个分会场,每个会场分为上下两个半场,每个半场两位主持人,每位代表发言时间请控制在8分钟以内,2分钟讨论。讨论可在发言后统一安排) | ||||||
第一分会场 上半场:港澳台及海外语言研究 时间:13:30-15:20 | 地点:主一楼 五楼卓尔厅(508) | |||||
时 间 | 内容 | 主持人:郭光明、杨耀邦 | ||||
13:30 | 郭光明:两岸华语文教育的对比研究 | |||||
13:40 | 黄新年:两岸语言文字比较研究——《说文解字》时空升级版《解文讲字》理论知识 | |||||
13:50 | 李慧、李友轩:两岸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发展状况对比分析 | |||||
14:00 | 练安琪:当代两岸英语人名民间译名比较研究 | |||||
14:10 | 梁 瑶:两岸口语中话语标记使用差异对比研究——以访谈节目为例 | |||||
14:20 | 林玉惠:两岸大学语文教育刍议 | |||||
14:30 | 王文英:简论葡萄牙语在澳门的发展与变迁 | |||||
14:40 | 谢俊英: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状况与语言规划研究设想 | |||||
14:50 | 阎喜:普通话在澳门的传播研究 | |||||
15:00 | 杨耀邦:从今年香港发生的多月暴力示威事件看新时代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 |||||
15:10 | 袁伟:近十年香港网络流行语的演变规律及语用特点研究 | |||||
15:20~15:40 | 茶 歇 (20分钟) | 地点:主一号楼一楼大厅 | ||||
下半场:一带一路与海外语言研究 时间:15:40—17:40 | 地点:主一楼 五楼卓尔厅(508) | |||||
时 间 | 内容 | 主持人:金美、陆书伟 | ||||
15:40 | 陈剑男、赫琳:“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的三大环节 | |||||
15:50 | 郭争、蔡晨:基于评价理论的国家身份建构中的语言自信研究——以习近平主席关于“一带一路”相关演讲为例 | |||||
16:00 | 金美:马来西亚华语教育政策下“独中”与“国中”的华语教学 | |||||
16:10 | 李宝贵、庄瑶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特征、瓶颈与路径 | |||||
16:20 | 李桃: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在挪威高等教育中的应用情况研究 | |||||
16:30 | 林淼湘: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马来西亚华语第五声 | |||||
16:40 | 刘宏宇、艾伊蒙楚克: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市民家庭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 |||||
16:50 | 陆书伟:多语储备的拓展和适应:金华非洲留学生语言生活调查研究 | |||||
17:00 | 马雪平:“一带一路”语言交流的研究 | |||||
17:10 | 王连盛:“一带一路”背景下近十年社会语言学研究热点情况述评 | |||||
17:20 | 王楠楠、辛亚君:从介系词语义功能看汉韩空间关系概念化差别 | |||||
17:30 | 吴洁:“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主流媒体话语权和语言服务能力建构研究 | |||||
第二分会场 上半场: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研究 时间:13:30-15:20 | 地点:主一楼 五楼电影厅 (517) | |||||
时 间 | 内容 | 主持人:孙浩峰、孟晖 | ||||
13:30 | 爱黛:吉尔吉斯斯坦1991独立前后国家语文政策对比分析 | |||||
13:40 | 李美玲:“二孩家庭”语言政策的个案研究——以甘肃省平凉市Z家庭为例 | |||||
13:50 | 李思露:中美贸易战新闻报道的批评话语对比分析——以《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为例 | |||||
14:00 | 马仕瑛:新疆哈萨克族贫困家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情况调研及建议 | |||||
14:10 | 孟晖:普通话水平测试命题说话项改进研究——基于大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调查 | |||||
14:20 | 闵杰:触异而认同——基于“京兰腔”的语言态度访谈 | |||||
14:30 | 任晔、李志忠:新疆推广国家通用语言与少数民族母语传承使用 | |||||
14:40 | 孙浩峰:推拉模型——一种语言活动解释与呈现方法的新尝试 | |||||
14:50 | 肖宇彤、孙芳兵:赴日自费留学中介市场现状与我国政策间冲突之探索 | |||||
15:00 | 张建强、韦利仙:新媒体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及态度调查研究——以广西桂林高校为例 | |||||
15:10 | 张勇晨:20世纪60年代以后挪威的语言教育政策 | |||||
15:20~15:40 | 茶 歇 (20分钟) | 地点:主一号楼一楼大厅 | ||||
下半场:语言景观与方言研究 时间:15:40—17:40 | 地点:主一号楼五楼517多功能厅 | |||||
时 间 | 内容 | 主持人:付义荣、张先坦 | ||||
15:40 | 包萨仁:东乡语社会语言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简析 | |||||
15:50 | 付义荣:闽南农村亲属称谓变异与变化研究 | |||||
16:00 | 关以宁:哈尔滨市语言景观研究 | |||||
16:10 | 黄妙玲、汪磊:城镇化进程中的广东乡镇语言景观初探——以兴宁市龙田镇为例 | |||||
16:20 | 李美汝:林州方言程度补语探析 | |||||
16:30 | 李茜:近五年榜单前十国产影片四川方言台词使用状况调查分析 | |||||
16:40 | 刘从:话语标记“你不看看(瞧瞧)”探析 | |||||
16:50 | 王曦:从语言认同视角看闽南方言的海外传播 | |||||
17:00 | 魏彤:广州地铁站名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 |||||
17:10 | 武玉芳、范晓林:中古入声字在晋语中的使用情况个案调查——以山西大同市云州区为中心 | |||||
17:20 | 吴春相、陈洁:当代大陆高校大学生基督教群体的语言变异研究 | |||||
17:30 | 张先坦:《马氏文通》与社会语言学 | |||||
第三分会场 上半场:语言叙事与语言教育研究 时间:13:30-15:20 | 地点:主一号楼 一楼112会议室 | |||||
时 间 | 内容 | 主持人:张全生、孙园园 | ||||
13:30 | 杜晶晶:中小学生书面语叙事能力实证研究——以厦门城乡十所中小学期末作文为例 | |||||
13:40 | 高又谦:生态语言学与创意英语教学 | |||||
13:50 | 韩燕、王继红:从叙事语言特征看金国璞北京话版《今古奇观》的改编 | |||||
14:00 | 李建明:《赵飞燕外传》对唐传奇的引领 | |||||
14:10 | 孙园园:文言的现代价值及在基础教育中的实现 | |||||
14:20 | 王莎:语言学理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学生智能培养的作用 | |||||
14:30 | 肖九根:融宗教•民俗•艺术于一体的人神对话——赣傩民俗事象及方言俗语之刍议 | |||||
14:40 | 徐梦真:口头叙事语篇中的拟声词研究 | |||||
14:50 | 严小香:基于情绪主题和情绪词汇调查反观幼儿园教材语言的特点以及研究意义 | |||||
15:00 | 张全生:常用汉字辨析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 |||||
15:10 | 郑泽芝、赵苗:“统编本”《道德与法治》教材主题“家”的内容及表述特点调查 | |||||
15:21~15:40 | 茶 歇 (20分钟) | 地点:主一号楼一楼大厅 | ||||
下半场:语言本体与语言规范研究 时间:15:40—17:40 | 地点:主一号楼一楼113会议室 | |||||
时 间 | 内容 | 主持人: 祝志春、博伟锋 | ||||
15:40 | 卜祥忠:“阻尼”的读音 | |||||
15:50 | 蔡晨:“小姐姐”意义建构的认知、社会和系统三驱动 | |||||
16:00 | 陈语柔:从子名现象研究 | |||||
16:10 | 董庆进:试论清末植物学术语系统的嬗变——从《植物学》到《最新植物学教科书》 | |||||
16:20 | 傅伟锋: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跨性别交际失误探究 | |||||
16:30 | 何瑞:简议同笔顺汉字的排序问题 | |||||
16:40 | 刘琪:指令儿童言语效用调查与分析 | |||||
16:50 | 王龙祥:汉字的笔画义 | |||||
17:00 | 王瑶:称谓语使用的性别差异——以“小姐姐”为例 | |||||
17:10 | 杨歆毓、王继红:从目的小句的语序看语言接触对旗人汉语的影响 | |||||
17:20 | 于峻嵘、袁振超:附论“语素越透明,词语越流行”——从生活词语“走红”的释义谈起 | |||||
17:30 | 祝志春:语言规范的经济学价值 | |||||
第四分会场 上半场:媒体语言与产业扶贫研究 时间:13:30-15:30 | 地点:主一号楼一楼113会议室 | |||||
时 间 | 内容 | 主持人:詹海玉、杨菁 | ||||
13:30 | 陈慧:精准扶贫视域下广西边境地区语言服务研究 | |||||
13:40 | 董兆祺:新时代动画电影中的多模态隐喻研究——以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 | |||||
13:50 | 韩立坤:从第三届“语博会”试谈山东省语言产业现状 | |||||
14:00 | 刘逸凡:中原地区单口喜剧脱口秀产业发展现状研究——以河南省郑州、洛阳两地区为例 | |||||
14:10 | 吕玉仙:从电影译名看大陆香港词汇深度对比研究及相关思考 | |||||
14:20 | 王伟、郑一晴:扶智通语 科学推进——河南省语言文字工作助力脱贫攻坚 | |||||
14:30 | 杨菁:贵州省少数民族语言生活状况探析 | |||||
14:40 | 殷成竹:评价理论视角下互联网领域参与者对语言管理的态度研究——对哔哩哔哩网某“小黑屋”案例的分析 | |||||
14:50 | 余佳蔓:基层少数民族干部——新疆地区“语言扶贫”关键角色研究 | |||||
15:00 | 余美婷:媒体新词“四海八荒”的来源及使用情况探究 | |||||
15:10 | 詹海玉:四川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扶贫路径探索 | |||||
15:20 | 张军香:试论实习支教对语言扶贫的作用 | |||||
15:20~15:40 | 茶 歇 (20分钟) | 地点:主一号楼一楼大厅 | ||||
下半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研究 时间:15:40—17:40 | 地点:主一号楼一楼114会议室 | |||||
时 间 | 内容 | 主持人:曲志强、衣进韬 | ||||
15:40 | 百尤:中华文明的活化石——布努瑶语言 | |||||
15:50 | 金莎娟、肖九根:赣鄱渔业文化事象与方言特殊语汇 | |||||
16:00 | 刘凯琴:浅析网络用语的特殊性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空缺 | |||||
16:10 | 邱轶:寻访教材相关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的基本词汇和文化意蕴 | |||||
16:20 | 曲志强:中日小学语文教材构成特点比较辨析——以传统文化相关内容为例 | |||||
16:30 | 王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文化解读 | |||||
16:40 | 王娟:日本大学中文教学中文化输入的调查与思考 | |||||
16:50 | 武星: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泰国清莱府汉语专业师资现状 | |||||
17:00 | 徐海英:汉语谐音现象及其文化内涵研究 | |||||
17:10 | 徐笑一、刘斐:汉语国际教育视域下的文化自信与中国文化教学 | |||||
17:20 | 衣进韬: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nsciousness under the multicultural background | |||||
17:30 | 郑诗媛:人教版初中英语教科书Go for It的文化视觉呈现分析 | |||||
晚宴 | ||||||
17:45 | 请各位代表于主一号楼门前集合乘车 晚宴后集体乘车返回。 可回宾馆休息,亦可约几位好友,任意选择“图书馆咖啡室”、“水上音乐厅咖啡室”、“主一号楼101咖啡室”、“学生活动中心咖啡室”,凭咖啡券领取一杯咖啡品尝。 | 地点:嘉荣酒店 | ||||
12月22日 | ||||||
7:00 | 早餐(使用早餐券) | 北区学生食堂一楼 | ||||
大会报告(三) 每位发言时间25分钟 | 地点:主三号一楼音乐厅 | |||||
8:30 | 李宝贵:面向“一带一路”的语言研究进展与热点追踪——基于文献计量学视角 | 主持人:于峻嵘 | ||||
8:55 | 关彦庆:语言政策应用的理论问题 | 主持人:金美 | ||||
9:25 | 王晓梅:语言景观视角下的全球华语研究 | 主持人:李桃 | ||||
9:45~10:05 | 茶 歇 (20分钟) | 地点:主三号楼一楼教工餐厅 | ||||
10:10 | 郑泽芝:三字新词语地位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 主持人:李慧 | ||||
10:35 | 郭龙生:国家统一视域下的两岸语言文字研究思考 | 主持人:王曦 | ||||
11:00 | 大会闭幕式 | 主持人:郭龙生 | ||||
11:05 | 8位分组主持人汇报小组讨论情况 (每位发言5分钟) | |||||
11:45 | 自由发言环节 | |||||
11:55 | 大会总结 杜晶晶(两岸语言应用与叙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 |||||
12:10 | 主持人宣布会议闭幕 | |||||
午餐 | ||||||
12:25 | 请各位代表跟随志愿者步行至校内北区就餐 | 地点:北区南强美食餐厅 | ||||
学术调研 | ||||||
14:30 | 乘车点:北区宾馆门口集合 乘车时间:14:30 | |||||
14:00 | 22日下午返程的代表可乘坐送站大巴 发车时间为:14:00 乘车地点:北区宾馆门口 路线:厦漳大桥—海沧大桥—高崎机场T3航站—高崎机场T4航站—厦门北站(高铁) 从北区宾馆至高崎机场约1小时5分;高崎机场至厦门北站(高铁)约30分钟。在驶过海沧大桥后在东渡路口会停车,需要在厦门市逗留的代表可在此下车。 | |||||
参加学术调研的代表随车前往 | 地点:金矿餐厅 |
温馨提示
一、交通提示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距离厦门北站、高崎机场较远,请合理规划时间、充分预估,尽量提前出行,以保证返程顺利。
1.从厦门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路线
(1)如选择从厦门旅游客运码头坐快艇抵达漳州港码头(可关注“漳州港交通管家”或“厦漳轮渡”微信公众号预先购票、查询班次)。在漳州港码头我们有会议志愿者为大家提供服务。做快艇还可以浏览厦门湾风光、观赏鼓浪屿外景,如果时间方便请尽量白天抵达,交通对接选择也比较多;
(2)如希望直达目的地,可选择“顺道出行”专车(24小时预约电话:0596-6891118或者通过手机APP“顺道出行”下单)。
2.从漳州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路线
(1)如坐动车到漳州站,选择公交线路:k6路 → 漳州开发区1路,乘坐方式如下:
从漳州站出站后步行约670米,到达公交站点漳州火车站;
乘坐k6路,经过5站,到达新港城客运中心站(10元,全程约1小时20分);
转乘漳州开发区1路,经过9站,到达厦大漳州校区北门站(时长约20分钟)。
(2)如希望直达目的地,可拨打95170或关注“帮邦行”微信公众号预约。
3.漳州开发区电召出租汽车专线(开发区内便捷出行)
漳州开发区电召专线为:0596-6261234、6261567
电召时间:每日7:00 - 22:00;非电召时间用车可提前预约。
二、关于住宿
我校北区宾馆提供最优惠价格,具体以报到时定价为准。如需开具住宿发票,请您入住时在宾馆前台登记信息。
三、天气情况
学校地处厦门湾南岸,与北方城市相比虽然气温高,但湿度大。开会期间气温约11℃-20℃,您可穿春秋衣服,带一件防风外套以御海风。
四、校园文化
会期居住的北区宾馆至学校中区主楼三号、一号楼会议场所步行大约需要15分钟,建议您带平底鞋。从宾馆至会场,是嘉庚学院校区里最美的一条路,绿树成荫、花团锦簇,路过的栖霞湖、月亮桥、睡莲池,都是适宜散步观赏的好去处。校园内有绿色公用单车可随时免费使用。
五、校区周边
校区周边有便利店、药店、眼镜店、水果店、小吃店、奶茶店等便民商店,满足基本生活所需,如您有药品、眼镜等特殊要求,还请您自备用品为宜。
六、咖啡券
会议材料中提供我校内各咖啡厅通用的咖啡赠券,欢迎各位体验嘉庚咖啡校园文化。
您在“嘉”期间,有任何问题可随时与会务组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两岸语言应用与叙事文化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2019.12.17
第十届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研讨会
会务组
主办: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郭龙生(18510987427)
李桃(15001293107)
刘琪(13507148626)
承办:两岸语言应用与叙事文化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总会务:朱盈蓓(13774650398)
接待组:卜祥忠(18959288985)
会场组:王慧玲(18159727136)
学术组:杜晶晶(15960270126)、孙园园(18259609006)、郭伟宸(18396288919)、钟永兴(18359619305)、吴秉勋(18250232913)
后勤组:孙海岛(18250232090)
财务组:韩雪(17750179681)、张期达(18350693518)
宣传组:易欣(18050638200)、唐慎言(1875978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