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温佳玉 编辑:蔡淑慧 发布时间: 2019-05-31
5月29日中午12点半,在主一517电影院,我院重点平台课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学生期末报告联合展示会隆重举行。与会的嘉宾和评委有文传院“大家长”苏新春院长,汉语言文学专业李建明主任、张开焱老师、钟永兴老师,新闻学专业易欣主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曲志强老师、马培红老师,主持人是广电专业的黄宁老师。黄宁老师幽默风趣的开场,就已让现场观众对于汇报内容充满是期待。
首先出场的是18广电专业组别。该组展示的内容是“中国传统节日”,他们通过对中国传统风俗的理解,搭配古诗对许多传统节日特点进行描述,活泼地以诗歌唱诵方式表现节日意义,使现场充满古风韵味,饶富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该组又以一首动听的歌曲收尾,凭借浓浓的古风,显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
接下来,是18新闻专业的同学。该组运用自己新闻学的专业素质,做了一份“大径村的中国传统文化调研”的详实报告。在报告中,他们先是肯定了大径村现有的文化文明建设成果。但经由走访,他们同样也在其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一针见血地道破了大径村现存的欠缺,以及为之提出一定程度具有规划性的建议。随后苏院长相当认可这项选题,给出了“相当接地气”的评价。
第三组18广告专业同学的“中国传统京剧”展示,是在黄宁老师一段京剧唱腔中磅礡展开。京剧是中国传统的戏曲文化,展示的开头,这组先通过一段“霸王别姬”电影片段的播放,宛如把现场观众带入那戏曲文化艳绝一时的背景之中。报告内容所介绍的同光十三绝,其实每一角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传承,却也饱含新旧冲击的忧虑,那是对戏曲文明的凋落的喟叹,是对戏曲文化衰颓的痛心。报告的尾声,该组呼吁现代人当更重视戏曲文化与戏曲传承。
随着茶叶在沸腾热水中缓缓舒展,下一组所展示的主题即是“茶文化”,由18广电专业的学生,通过对于茶饮渊源的挖掘,制作出了一部茶韵清新,茶香连绵的精致短片。其后再通过ppt对茶文化进行讲解,介绍了泡茶、品茶的相关的工具及使用方法。该组同学当场为大家示范了泡茶、品茶的流程和动作,顿时主一517的空间里弥漫了怡人的茶香。随后苏院长也对该组进行了点评:称赞他们的报告内容和报告形式,勉励同学们可以再更深入地去了解茶文化,更细腻完整地展示泡茶、奉茶、品茶过程中的礼仪内涵。
顺序倒数第二的18广告专业组别,展示的内容是“中国传统女性的唇妆文化”,本组同学通过宽广兼容的思维,寻找并重现了不同朝代的唇妆样式。不单局限在介绍其历史渊源,该组对于唇妆文化还阐发出与时俱进的科普意义。如古诗里面提及的“粉面朱唇”,即使沿用到现代,咱们仍然不觉陌生。现场观众一面观赏着前方精美的ppt,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竟也充分地愉悦了身心。展示完毕后,苏院长对于该组的创新选题,给予高度肯定,认为这组打破了既定束缚,从唇妆选题的内部,开拓出审美的历史进程。
最后一组是18新闻专业同学,为大家带来的展示主题是“汉字的错用”,该组专就“古诗词中的特殊字、特殊读音是否与现代读音相同?”这一争论点展开了正反双方的讨论。表示面对这种争议时,应当通过列举出的实例,对于改不改读音的选择,运用出有凭据、有思考的判断。此组附带也展示了成语乱用的现象,藉由许多论点,让现场观众一同参与思考。
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报告展示大会圆满落幕之时,苏院长更语重心长地勉励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珍视传承,并积极宣扬中国传统文化。修课学生应当深刻融入课程内容、实践课程活动,追溯我们生命民族的源头?探问我们的文化习俗是从何而来?这才是我们修读这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所该具备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