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文与传播学院 编辑: 发布时间: 2019-05-16
5月14日上午,人文与传播学院人文学术论坛第21讲在主1-508“卓尔厅”举行。
肖飞副教授围绕融媒体的四种传播形态:媒体机制、媒介符号、受众需求和传-受渠道逐层分析,认为新媒体环境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阐述在多元舆论场与信息茧房并存的内容格局下如何破局的路径。
易欣副教授则是以国家政策“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为出发点,逐步阐明建设县级融媒体的依据、我国县级媒体发展历程、整体布局、建设目标、建设模式,最后提出了县级融媒体建设中的问题与挑战。
黄洪波高级讲师以丰富详实的案例资料介绍媒体融合专题,以四个维度介绍媒体融合在全国两会报道中的革新,梳理融媒体创意报道形态,结合国家教育新政: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提出对传播教学科研的思考。
在讲座结束后,我院苏新春院长对讲座做了点评,表示本次讲座,三位老师配合默契,知识之间相互贯通,都展示出了极好的教师素养与科研精神。
延伸阅读:
肖飞老师作为曾经海峡导报的资深记者,2001-2004年就读于厦门大学新
闻传播系,专业为新闻学,获得硕士学位。他对新闻和媒体专业具有超强敏锐度,对行业发展未来保持准确的预判性和长远目光。2004年前一直进行平面媒体的相关研究,曾经到《中国计算机报》、《京华时报》以及上海东方新闻网进行关于“媒介公信力”的相关调查。2004年完成硕士学位论文《产业化背景下报纸媒介的发展需要公信力的回归》。肖飞老师在讲课时,向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经历,结合这些生动的故事,为大家将知识理论分析得深入浅出,极受同学们的欢迎。
易欣老师是福建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具有多年媒体从业和高校执教经验,所拍摄的作品在校内外各大赛事中获奖。易欣老师经常和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拍摄经验:拍摄“嘉园”风光时可以关注“独具特色的嘉庚建筑”“清新怡人的生活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这些需要大家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摄影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在讲到《“嘉庚”之星》组照的拍摄经历时,他分享道,自己曾从凌晨2点到5点一直守在翠湖的岸边,整整3个小时才拍下作品;等待时的辛苦与收获成果后的喜悦,都成为了易欣老师宝贵的人生回忆。
黄洪波老师深耕新闻20余载,拿过中国新闻奖;现为人文与传播学院教师,曾任《每日经济新闻》副总编辑,精耕财经新闻、深度报道、新闻评论以及新闻人才培养。2016年11月的第一天,黄洪波老师将平日四节课的内容浓缩在1个小时内,为现场的老师和学生讲解如何写“活”一篇人物报道。他指出,人物报道的最基本原则就是用事实去描述,用细节去丰富。黄老师希望我们放开视野,涉猎的东西更广。“做人物采访时一定要以倾听为主”,黄老师告诉我们,
采访前要先制定计划确认采访主题,然后通过各种渠道研究采访对象。然而所有的准备都需要采访对象接受采访,故如何说服采访对象接受采访,黄老师也跟我们分享了一些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