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相见,山后再相逢——2015级论文答辩圆满结束

撰稿:钟高来 林祺雯 编辑:宣传中心 金思维 发布时间: 2019-01-07


2019年的第一个周六,原本已经没有课程的主四教学楼里此刻却是熙熙攘攘,空气中弥漫着兴奋与紧张的气息。

1月5日,人文与传播学院2015级毕业生的论文答辩会在主四2-4楼展开,参加答辩的毕业生们仅有5分钟的时间来论述作品的架构和主题,并接受老师的提问和建议。



广告学答辩老师们


新闻学专业的答辩邀请了新华社厦门支社社长苏杰、新浪厦门副总编辑肖国民、海西晨报总编助理易福进作为评审老师,在答辩中,几位评审对毕业生所制作撰写的纪录片、画册、杂志、深度报道和学术论文等作品都给出了非常专业的指导与建议,令台上台下的同学们都受益匪浅。



新闻学答辩老师们



新闻学专业学生答辩

“首先要加强学生新闻敏感性的培养,其次加强消息和通讯两种文体的训练,因为这两种是业界中最常用的两种文体。最后是要适应新旧媒体融合的新时代。” 新华社厦门支社社长苏杰在答辩会结束后,送给了新闻学子三点建议,并祝贺毕业生们毕业顺利,前程似锦。




广告学专业答辩

而另一边的广告学专业的学生,用影片、摄影作品、策划与设计等不同的形式呈现毕业作品。各位毕业生们用精心制作的PPT解说,将他们的作品声色并茂地呈现在台下的老师与同学们的眼前。

几位指导老师也给学生们分别提了几点建议:“影片表达的内容要更明确;摄影作品要有内涵,更多去关注人文环境;策划案要精简,考虑要全面;VI视觉设计不能单纯只凭视觉效果说话要多方位为消费人群考虑,在设计方案前应当做好市场调研,结合现实的因素,提高策划案的可行性。”



广播电视学答辩老师们



  广播电视学学生答辩


在四楼答辩的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子也是不遑多让。策划、导演、拍摄、剪辑,4人的小组,以团队协作的形式来为他们大学四年的学习呈上完美的答卷。屏幕上是他们精心制作的毕业作品,他们以影片为载体,或者将远方的故事携至我们眼前,或者将身边最小的事情放大给我们看,影片的视角不同,让我们看到广播电视学毕业生对于生活,对于社会的思考的多样性。

  

三楼分布着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汉语言文学答辩老师



汉语言文学答辩老师们



文化产业管理答辩老师们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论文答辩会上,更多是集中在文学作品上的思想交流与碰撞。“我不建议汉语言文学的同学写文学之外的事物,要简单形象地介绍文学作品的重点及意义,要每个问题有针对性地去解答综述,”这是卜祥忠老师对汉语言文学学子的建议。在论文答辩过程中,各组同学分为两轮答辩,先对论文进行自我陈述,然后答辩老师针对论文提出相关问题;第二轮同学再上台回答老师提问。有同学的论文中分享了汪曾祺小说与民俗的关系,串联起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文化记忆。小说里记叙的民俗,是对人的关怀,展现了人文的价值。



汉语言文学学生答辩


在毕业生们答辩的阐述中,偶尔也会产生几个文学默契,令底下的各位老师与学生们捧腹大笑,这为原本严肃的答辩场上带来了些许轻松的氛围。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隔壁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们将他们的构架思路通过丰富的PPT内容清晰地展示出来。院长助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主任朱盈蓓老师指出,文管专业的学生的问题还是“阅读量少,引用文献少

台上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在陈述他们的文化研究成果时,难以避免地感觉紧张。但面对答辩老师们的问题,他们还是做到了悉心接受,虚心改善,正如朱盈蓓老师所言:“答辩老师的每一个问题都是要去解决的,” 平时幽默的老师们在这个时候都变得认真严肃起来,因为在学术的层面上开不得玩笑

  

答辩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走出教室,但他们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和各个老师们三俩聚在一起聊天交流感想,因为今天过后,他们或许很难再相聚在一起。

  

                                                         拍摄:闵思婷,黄思凌,陈婷瑜,张筱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