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编辑:宣传中心 陈葵恩 发布时间: 2017-07-04
2017年7月1日,在主楼群三号大报告厅举行了人文与传播学院2017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我校领导,教学单位及行政负责人,我院教师代表,毕业生家长等出席了此次典礼。
毕业典礼在庄重而严肃的国歌中拉开了序幕,首先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院长王瑞芳代表嘉庚学院进行致辞,向毕业生们献上了热烈的祝贺以及美好的祝福,向毕业生家长表示由衷地感谢:“感谢你们与‘嘉’共同成长。”
在致词中王瑞芳院长向毕业生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他提到“毕业典礼是一个新的起点”,“终生学习的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要将终生学习融入我们的生活”,提醒大家人应该终其一生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改造自己、升华自己。
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毕业生,王瑞芳院长真诚的希望,大家能够认真的思索要以什么样的姿态走向未来。在这里,王院长特别指出了情商的重要性:在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所不具备的情商就是一个人脱颖而出的关键。友人经常向他说的:在不少单位,我们学校的校友很受到重视,比一些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更容易受到提拔。这也让他相信高情商的嘉庚学子一定会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的青睐。“敬业,合作,务实,创新”是王瑞芳院长每年都会送给毕业生的八个字,在此他希望毕业生能少一些形式主义,多一些务实精神。
致辞最后,王瑞芳院长向在座毕业生亲切地说到:嘉园永远是你们的家园,嘉园的大门永远向大家敞开,并希望大家能常会回嘉看看。
紧接着,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院长雷锐生宣读了我院优秀毕业生名单,随后由王瑞芳院长为我院本届毕业生一一拨正流苏,授予学位。
仪式结束,广播电视学专业2013级赵凌作为优秀学生代表进行发言,她用四个“我爱你”表达了自己对学院、对老师和同学们深深的感谢和留恋。“我爱你我的老师们同学们,不知道用什么词形容你们,如果要用一个词,那么就是优秀”。
教师团队由易欣老师做为代表发言,一句“老铁扎心不”调动了全场的气氛,“你离开了嘉庚学院,可能就找不到一个这么爱你的地方了”。“嘉庚学院是一个充满爱的家园,人文与传播学院是一个充满爱的家庭” ,“你只有离开了嘉庚学院,才能创造更大奇迹,更大的梦想”,“虽然你离开了嘉庚学院,我们依然是亲亲热热的一家人”,“我们虽然离开了嘉庚学院,但是‘made in TKK’是我们永远的标志。千里长棚,宴席不散,就此暂别,后会有期。”
典礼中还举行了校友联络员聘任仪式,由王瑞芳院长为我院联络员颁发聘书并合影留恋。
送君千里
从5月13号的答辩开始,到5月16日拍毕业照,再到今天的毕业典礼整个毕业季持续了50天之久,炎炎的夏日,我们见证了13级文传学子的成长。
向左滑动
从左向右依次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学专业、
广播电视学专业、广告学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数不清的离愁别绪,道不尽的不舍之情。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谢相伴,感恩有你!
鸿鹄万里去,温酒待君归。在此也祝愿毕业生们万事胜意,前程似锦,拥有美好的明天。
小惊喜
在本次人文与传播学院的毕业典礼上,我们还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背影。他就是来自11级新闻学专业的张恒山,亦是13级新闻学专业的助导。他从蒙古远道而来为13级人文与传播学院毕业生带来了暖心的祝福。
问:为什么远道而来参加13级的毕业典礼?
答:首先,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是一个传承,在我们毕业的时候,我们班的辅导员助理也就是2009级新闻学专业的陈佳龙就来参加了,并且在毕业典礼上帮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拍了与王瑞芳院长的合影。我是13级新闻班的辅导员助理,而且我和他们班的感情很深厚,从他们确定加入新闻大家庭到开学军训、班会、选举班委、团训活动、学业交流、出游、聚餐等等一直陪着他们,所以我也是想能够将这样同专业师兄弟直接的关心关爱关注传承下去,薪火相传。
其次,感动是相互给予的,2015年我毕业的时候忙着帮辅导员准备各种毕业生手续、聚餐等等,以至于忙的没感受到毕业伤感的气息,和同学们再见的时候都没有想哭的感觉。当时13新闻班全体同学特地为我准备了一场欢送晚会,每人给我写了一张便签,全班合唱张震岳那首《再见》,旋律一响起来,我的眼泪就跟着掉下来了。在那个欢送会上,我哭着对他们说等着吧,等你们毕业时候我一定回来把眼泪还给你们。
问:有什么想对13级新闻班的同学说的吗?
答:其实世界真的不大、时间也真的过的很快,各位13新闻的新晋校友们,谢谢你们前程似锦的祝愿,如今我同样祝愿大家;谢谢你们当年早生贵子的祝福,同样的祝福也送给你们,我期待着他乡遇故知,期待着后会仍有期,13新闻总署,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如果你敢约,让我们在20周年校庆都以优秀校友的身份相遇!
我院2017届403位毕业生已经陆续办理完离校手续正式由学子变为校友,但他们有一个不变的称谓:文传“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