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新:《新闻采访与写作》

撰稿: 编辑: 发布时间: 2016-11-17


 

《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团队简介

 

课程负责人:潘新

 

团队知识结构:教学团队中副教授1人,硕士4名,形成了以硕士为主体,业界专业人士为支撑的知识结构。

 

团队年龄结构:5名主讲教师中,50 岁以上1人,占20%30 岁~40 3人,占60%30 岁以下1人,占 20%,是一个正态分布的年龄结构。

 

团队学缘结构:除一名教师毕业于校本部外,有三名教师获得的硕士学位分别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南京大学,另有一名教师来自业界,体现了校内外融合,学界与业界融合的特点。在专业方向上,5名教师所属的专业涵盖新闻学、传播学、广电新闻学和编辑出版学,是一支以新闻学为主导,兼容相关专业方向,适应当今媒体融合要求的师资队伍。

 

团队师资配置:副高职称1人,占20%;讲师3人,占60%,助教1人占20%,师生比为115

 

 

《新闻采访与写作》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新闻采访与写作》是嘉庚学院新闻传播系创立以来就设立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作为一门核心业务课程,在设计教学大纲时充分考虑了“实用性”和“操作性”这二大要素,以新闻学和传播学作理论基础,旨在让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掌握新闻领域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针对此目标,课程组参考了兄弟院校的做法,最终确定了将《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合并为一门课程,采用一学年授课的做法。

本课程开设之初,授课对象包括广播电视新闻学和新闻学的学生。最初由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袁蓉芳老师负责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内容涉及新闻导语的写作、消息的写作、通讯的写作和新闻采访原则技巧等。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师资队伍的壮大,《新闻采访与写作》开始将新闻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学分开授课,采用的教学大纲在整体框架和整体教学目标一致,但是各自针对相关专业增加了特色内容。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新闻理念、记者的职业思维和新闻敏感以及操作技巧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随着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完善,本课程又吸纳了网络传播方向和编辑出版方向的老师加盟,使得原先比较薄弱的网络新闻的采制和书刊编辑更加充实,形成了更为完善的采写课程体系,成了新闻传播系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

 

 

《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实践教学活动

 

1、搭平台,让学生有用武之地。在实践教学中,本课程非常注意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如联系到了《厦门湾南岸报》作为实战演练的阵地,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课程知识,为其策划采写新闻报道。后来,该报主动提出让采写课负责其《校园内外》栏目的组稿工作,为此,课程班的同学为这个老栏目改版进行了策划,设置了新闻集锦”“校园发现”“所闻所思等三个栏目。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修正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建工作室,让精英学生脱颖而出。学习香港浸会大学的工作室做法,以本课程负责人为主导,创建新闻工作室,在课程班中择优选拔工作室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在工作室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媒体单位交托的规定选题的采写工作;同时自行策划、自行采编高质量的新闻报道推荐给媒体刊播,为精英学生提供了一个高起点、高成效的实践平台。

 

3、找阵地,形成教学实践完整体系。如果说前面的二种实践教学做法比较讲究对象的集中性和规模的恒定性的话,那么,第三种实践教学活动就是一种散兵式的课外实践活动,只要发现那个同学有潜力,就积极鼓励帮助他们进行专项实践活动,达到补缺补漏,“一个也不能少”的育人目标。

 

《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1、培养学生的新闻专业思维。比如在“消息写作”这个知识模块当中,安排一次课堂训练——“将红楼梦的结局部分改写成一条当日消息”。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突破原有的受众思维,换一个传播者的角度并且用消息的形式将一个新闻事件呈现给受众。

2、采用互动教学方式。在“导语的写作”知识模块中,要求学生写出课堂上提供的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的新闻导语,并且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一对一的讲评与辅导。这样做可以很好地了解学生对于相关新闻事件的理解与洞察,从而了解学生的新闻理解能力和呈现能力,并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提出相应的意见。

3、实行演练式的实践体验。在“新闻采访”这个知识模块中,老师在理论讲授中,会涉及到很多的采访概念和技巧,如何将这些理论化的东西转化成采访的能力,本课程采用演练的方法加以催化。如要求学生根据规定主题,设计详细的采访计划进行讨论交流;如邀请新闻人物到课堂接受学生的集体采访,并让受访者反评学生的提问问题……。通过这样的演练,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较好地融入到采写实际中。

 

《新闻采访与写作》的特色与创新点

 

与高校同类课程相比,本课程最具特色的是它的教学团队,五人当中有四人从事过多年的新闻实践活动,其中最长的媒体年限是10年,使得本课程的理论讲授能与实践紧密结合。而四位硕士受教育背景的多样化又为这门课的与时俱进奠定了人文基础。这是采写课年年提升的基础保障。

本课程的创新点在于在同类高校中首创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创意来源于2007年与香港浸会大学的交流,将其工作室模式消化改良,创建了以课程负责人为主导、课程班学生为成员的课外实践中心,这对国内高校的同类专业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和良好的示范作用。

 

《新闻采访与写作》主要教研成果

 

1、首创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为帮助一些精英学生参与高端实践活动,本课程组负责人于2009年成立了三人行新闻工作室。工作室成员大部分是采写课程班的优秀学生,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媒体交托的规定选题的采写工作;同时自行策划、自行采编高质量的新闻报道,投给媒体刊播。工作室的建立由点带面地提升了课程班的整体专业实力,探索了一条培养应用型本科新闻专业人才的创新之路。

 

2、注重反馈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近年来的教学改革中,特别注重反馈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一般采用的方式有:同学之间互评稿件达到同级反馈的效果;讲课老师在课堂上一对众的点评反馈;老师与学生在课外面对面的会谈式反馈;还有师生在网络上的反馈。通过这些不同渠道的反馈,教师掌握了教学的态和效果,可以及时控制、调节后续的教学内容,学生则根据教师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课程组负责人以此为课题,撰写了一篇教学论文。

 

3、加大实践教学成分,让学生学以致用。新闻采写是一门务实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采写的技能,为此,我们改革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不得少于8课时的实践教学活动,从措施上确保了实践环节的落实。在理论讲授的环节中,讲课老师大量引用案例进行分析,采用一定量的课堂写作训练,以此强化实践教学。

 

4、尝试将课堂与媒体相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再学习。具体的做法是:联系校区所在地的《厦门湾南岸报》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点,让学生在真实的媒体环境下,根据新闻报道的流程,为《校园内外》专栏策划、采写、编辑稿件,让学生在实践中再学习,再提高。

 

5、与港台院校和媒体交流合作,拓展学生的新闻视野。从2007年起,每年组织开展一次香港交流活动,先后组织了四批学生到香港浸会大学、凤凰电视台等进行学术交流。今年,本课程正在探求与台湾高校新闻专业和台湾媒体的交流。期望通过这些交流,拓展学生的新闻视野。

 

学生评价:

 

★老师是个经验丰富、认真的好老师,并且很会鼓励学生,是个无可挑剔的好老师!

★讲解突出到位,总觉得跟心理学有几分相似。喜欢在老师的指引下思考一些从来没想过的、没关注过的东西。

★我很想给老师打满分,但是这样我的票就会作废,老师真的非常好,无论从哪一方面,是我非常喜欢和敬佩的老师。

★非常好的老师。讲课的内容相当实用,见解独到,而且负责,为学生考虑。

★无以言表的好老师,社会实践经验丰富,课堂气氛活跃,知晓学生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