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乃考副教授在上海大学的演讲稿2013年4月被《新传媒》刊发

撰稿: 编辑: 发布时间: 2016-11-17


文管专业教师在上海大学的演讲稿2013年4月被《新传媒》刊发

     201211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主任王乃考副教授应邀出席了在上海大学举办的都市报生存与发展研讨会,目前该演讲内容被研讨会综述收录,20134月刊发在中国传媒大学媒体创意研究中心主办的《新传媒》杂志上。因为王乃考副教授当时演讲即兴发挥较多,演讲稿不易整理,节选如下:

 

增强窥视价值:从零距离到有限距离

——都市报生存发展研讨会发言稿(节选)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王乃考副教授)

 

    文化犹如空气,生活其中的人,对此熟视无睹;而生活其外的人,对此感觉强烈,充满着窥视的欲望。所以,从文化产业的角度讲,文化是一种窥视:

    舞蹈,是对人体的文化窥视,人们通过舞者的身体欣赏人类的激情、美感和传递的价值观;

    拳击,是对暴力的文化窥视,文明社会的人们远离了暴力,但对暴力所透射的人类力量依然神往;

    遗产,是对先祖的文化窥视,人类无法回到过去,但可以通过遗产回顾过去;

    婚礼,是对性合作的文化窥视;原始社会群居,人们对性交往不需要窥视;但文明社会性交往成为了私密生活,而人们对这个好奇心不减,于是发明了“婚礼”。不论是夫妻对拜、交换戒指,还是互咬苹果、相互接吻,当然还有些地方有闹洞房的习俗,这都是对性合作的文化窥视;

    旅游,是对群体生活方式的文化窥视,游客可以在旅游地领略不同的风土人情,体味不同的社会文化现实,旅游可以让人进入另一个文化场,窥视他者文化;

    ······

    为这些文化窥视提供便利的人,从中可以盈利,于是他们就发展了一类产业——文化产业。所以,文化产业虽然是近年来的时髦词汇,但却不是近年来才产生的产业,而是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就开始了的产业。

    中国都市报的产生有其独特的历史环境。当时,中国主要是党报的天下。但由于市场经济的推进,大众文化的流行,党报与大众生活之间的距离过大。于是,党报机关开始办起了与市民零距离的都市报,市民平凡小事走进“大报”,甚是新鲜,订阅量也较大,为党报市场化道路做出了贡献。

    但是,随着博客、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的出现,身边小事被很快传播,都市报强调与受众的“零距离”失去了功效,进入了“七年之痒”状态。都市报半官方、半市场、半公共的话语状态,让他缺乏个性,也缺乏独立人格和独特气质。故我个人认为,中国都市报的不景气状态不全是媒介技术革新惹的祸,对公众而言目前的中国都市报缺乏窥视的价值。

    那么,中国都市报现在应该让中国公众“窥视我,爱上我”,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增强都市报的荷尔蒙。中国都市报改变以往一味迎合的话语状态,建构鲜明的公众话语立场,养成独立的报格。

    第二、从“零距离”到“有限距离”。中国都市报避免对网络内容的“拷贝”,不仅要报道微博、博客等爆料,更应该认真核实、仔细研究、认真分析,形成都市报解析新闻的独特视角和能力。久而久之,这样的都市报才会更有看头,形成独特气质。

    第三、建立全方位沟通导线。现在由于数字化技术的进步,报纸与受众之间的可以实现各种形式的互动与沟通,比如都市报自己的微博、云报纸等。还比如,有些报纸开始把头条新闻印制在咖啡店的咖啡杯上,并做好实时更新;顾客可以用手机拍摄二维码,上网快速登录该报的数字版。

    第四、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它是一种不可代替性。中国都市报要想好好存在和发展,就应该在受众心中清晰地定位,形成核心价值,产生不可替代性,“让爱成为一种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