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专业毕业论文工作安排和实施要求

撰稿: 编辑: 发布时间: 2016-11-17


 

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的安排
1.毕业论文工作在教学计划第六学期第10周至第12周开始布置任务,并召开学院毕业论文工作小组负责人和论文指导教师会议,就毕业论文相关工作进行说明和研讨,为学生配备专兼职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名单备案。指导教师申报表在第6学期15周结束前上报学院。
2.第六学期末,各专业对参加本次毕业论文写作的学生进行集中大课辅导讲座。指导教师就论文写作要求对学生进行说明和安排。学生确定选题。
3.第六学期结束后,于实践教学周第二周完成论文综述报告和开题答辩。
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第一次答辩的安排
1.第七学期1-5周,学生上交论文提纲,指导教师对提纲提出修改意见。各专业必须在第7学期第5周前将学生选题汇总,并上交毕业论文初步选题登记表报。
2.第七学期第6-9周,学生上交论文初稿。
3.第七学期第13周,论文定稿。打印稿须经本人认真校对,打印格式按照统一要求。
4. 各专业学生在答辩前两周,将毕业论文正稿及指导教师初评成绩提交本专业毕业论文总负责教师。由专业主任组织教师对论文进行答辩预审并将预审意见以电子邮件方式统一反馈给各指导教师
5. 第七学期第14周,学生上交毕业论文档案。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的论文写作情况写出评语并给出初评成绩。
6. 第七学期第15周,答辩学生进行答辩前的准备。学院成立相应的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填写毕业论文答辩申报表上报。
7. 第七学期第16周,组织学生进行第一次论文答辩。
8. 第七学期第17周,学院完成初审和毕业论文档案整理工作,将毕业论文成绩汇总表及毕业论文档案报学院。
三、评分标准
1.优秀(90分以上):
1)在毕业论文(设计)期间,刻苦努力,态度认真,表现出色。
2)能按时、全面、独立地完成与毕业论文(设计)有关的各项任务,表现出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论文立论正确,理论分析透彻,解决问题方案恰当,结论正确,并且有一定创见性,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较大的实用价值。
4)论文中使用的概念正确,语言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逻辑性强,栏目齐全。
5)论文写作格式规范,符合有关规定。论文中的图表在书写和制作上符合规范,能够执行有关标准。
6)原始数据搜集得当,实验结论准确可靠。
7)在论文答辩时,能够简明和正确地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能够准确深入地回答主要问题,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2.良好(70-89分):
1)在毕业论文(设计)期间,工作努力,态度认真,表现良好。
2)能按时、全面、独立地完成与毕业论文(设计)有关的各项任务;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论文立论正确,理论分析得当,解决问题方案实用,结论正确。
4)论文中使用的概念正确,语言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栏目齐全。
5)论文写作格式规范,符合有关规定。论文中的图表、设计中的图纸在书写和制作上规范,能够执行有关标准。
6)原始数据搜集得当,实验结论准确。
7)在论文答辩时,能够简明和正确的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
3.合格(60-69):
1)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期间,能够遵守各项纪律。
2)能够在教师指导下,按时和全面地完成与毕业论文(设计)有关的各项任务。
3)论文立论正确,理论分析无原则性错误,解决问题的方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论基本正确。
4)论文中使用的概念基本正确,语句通顺,条理比较清楚,栏目齐全。
5)论文写作格式基本规范,基本符合有关规定。论文中的图表、设计中的图纸在书写和制作上基本规范,基本能够执行有关标准。
6)原始数据搜集得当,实验结论基本准确。
7)在论文答辩时,能够阐述出论文的主要内容,经答辩教师启发,能够回答主要问题。
4.不合格(60分以下):
1)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期间,态度不够认真,有违反纪律的行为。
2)在教师指导下,仍不能按时和全面地完成与毕业论文(设计)有关的各项任务。
3)毕业论文(设计)中,理论分析有原则性错误,或结论不正确。
4)论文写作格式不规范,文中使用的概念有不正确之处,栏目不齐全。
5)论文写作格式不规范,不符合有关规定。论文中的图表、设计中的图纸在书写和制作上不规范,不能够执行有关标准。
6)原始数据搜集不得当,结论不准确。
7)在论文答辩时,不能正确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经答辩教师启发,仍不能正确地回答各种问题。
8)弄虚作假,采取抄袭、剽窃等不正当手段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者。该条实行一票否决制。
四、答辩小组
答辩小组的组成
1.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由各院答辩委员会组织安排。
2.答辩时,组成若干答辩小组,每个教室答辩小组由2~3人组成,其中设组长1人,另设秘书2人(秘书可由毕业年级的下一年级学生干部中挑选,进行答辩现场记录)。各答辩小组具体负责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
3.答辩委员会及答辩小组成员必须由讲师或讲师以上职称(或相当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人员担任,。
4.毕业论文(设计)答辩采用“回避制”。指导教师一般不能参加对自己指导学生的答辩工作。
答辩小组的职能 1.审定学生毕业答辩资格。审定的具体内容如下:
1)是否有重大违规、违纪事件发生;
2)是否有抄袭行为;
3)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格式是否规范;
4)论文中的图表、设计的图纸是否执行相关标准;
5)毕业论文(设计)材料是否按时、全部交齐。
2.公布答辩时间、地点和答辩学生姓名一览表(由教学秘书统一安排)。
3.各答辩小组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评定成绩。
5.根据工作需要聘请校外专家参加答辩。
答辩工作程序和要求
1.参加答辩的同学,于答辩日期的前一周,将《开题报告》、《工作计划书》、《工作进度记录表》、《原创说明》、完整纸版毕业论文(按此排列顺序统一装订在活动夹里)以及光盘交给各自论文指导教师。
2. 学生指导教师于答辩前一周,将学生毕业论文电子稿分别提交给答辩老师,以方便答辩老师提前批阅论文。
3. 答辩当日,学生根据答辩小组老师人数,与答辩前半小时提交正式论文纸版给现场答辩老师。
4. 答辩现场每位老师手上持有一份答辩学生名单,上面标注有学生学号、名字、专业、答辩类型(是否推迟答辩)、指导老师给的论文成绩,以及需要填写的二次答辩成绩一栏。
6. 答辩现场每个教室安排二位下一级同学做现场文字记录。
7. 论文答辩时间安排为一整天,一般安排上午9:00—11:30进行论文答辩;上午论文答辩结束后,请答辩小组组长当场回收表单。答辩当天下午,各答辩老师统一集合,将毕业论文答辩的情况进行讨论和汇总。并将学生提交的《开题报告》、《工作计划书》、《工作进度记录表》、《原创说明》、完整纸版毕业论文(论文成绩签署完整版)(按此排列顺序统一装订在活动夹里)以及光盘提交给论文各专业毕业论文总负责老师。
8. 各专业论文总负责老师收集齐全学生提交的所有论文材料后,写一份答辩总结报告,一并提交给系院。
五、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应完整、准确。
2.毕业论文(设计)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实施的简化汉字和法定的计量单位。
3.毕业论文(设计)中采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全文必须统一,并符合规范化的要求。论文中使用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习惯用语,应加以注释。国外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必须在译文后用圆括号注明原文。
4.学生的论文(设计)及其外文译文统一用A4纸打印,上边距为2.5cm,下
边距为2.0cm,左边距为2.0cm,右边距为2.0cm。每页须加“页眉”和“页码”,“页眉”居中填写论文(设计)题目。
5.毕业论文(设计)稿纸四周应留足空白边缘,左侧装订。
6.毕业论文(设计)的插图、照片必须确保能复制或微缩。
7.毕业论文(设计)的页码从“绪论”或“引言”数起(包括绪论、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谢辞或致谢等),用阿拉伯数字编连续码;插图和附表清单、符号和缩略词说明等用阿拉伯数字单独编连续码。
六、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结构及编排
1.封面
封面包括论文(设计)题目、作者姓名、学号、年级、专业名称、指导教师姓名及所在系(院)七部分。采用提供的统一封面格式。论文题目(包括副题和标点符号)不超过20个汉字。
论文(设计)题目为三号黑体字,可以分为1或2行居中打印。题目下空  
一行打印摘要,[摘要]二字(四号黑体),[摘要]二字后空一格打印内容(小四号宋体)。
2.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是论文(设计)主要内容的简要陈述,应反应论文(设计)的主要信息。
中文摘要一般400左右字,中英文摘要应相对应,且中文摘要在前,英文摘要在后。
摘要内容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每两个关键词之间空两格。英文摘要题目全部采用小四号Arial字体,摘要内容和关键词均用五号Arial字体。题目、中文摘要、关键词合打一页。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另打一页。
3.目录页
目录页每行均由标题名称和页码组成,包括引言(或前言),主要内容的章、条、款序号和标题,结论,注释、参考文献、附录、谢辞等。目录作为论文(设计)提纲,文字应简明扼要。
“目录”二字(四号黑体),下空二行为章、节、小节及其开始页码,采用小四号宋体。页码放在行末,目录内容和页码之间用虚线连接。
4.正文
引言是论文(设计)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写作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中心论点等。引言要写得扼要,篇幅不要太大。引言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若有标题用四号黑体字)。
正文每章标题以小三号黑体字居中打印;“章”下空二行为“节”,以四号宋体字左起打印;“节”下空一行为“小节”,以四号黑体字左起打印。换行打印论文(设计)正文。
正文格式如下:
1(空一格)章的标题(四号黑体、顶格、段前段后各空0.5行)
1.1(空一格)条的标题(四号黑体、顶格)
1.1.1(空一格)款的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顶格)
正文也可采用“一”、“(一)”、“1、”、“(1)”格式(一、二、三标题前均空两格,一级标题段前段后各空0.5行)。
正文字号采用小四号宋体。为便于装订与复制,使用A4规格纸输出。版面设置数据参考值:文字的行间距为固定值21磅,公式的行间距1.5倍,字符为标准间距。
5.注释
注释是对文章篇名、作者、文内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的解释和补充说明,在注释处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用上标),一般用尾注。引文注释著录格式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相同。
6.参考文献
在毕业论文(设计)文中引用文献时,应在引出处的右上方用标注阿拉伯数字编排的序号,以[1]方式标出,引文出处页码可以在上标引用方括号后小括号中表示页码范围,如[1](P25),也可以在参考文献著录中标出。按照参考文献在文中出现的顺序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原则上引用的参考文献不少于15种。
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论文(设计)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需表明引文具体出处的,可在序号后加圆括号注明页码或章、节、篇名,字体用小五宋体。
正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其排列顺序以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准;参考文献列表时应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序号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示;每一条目的最后均以实心点结束。
参考文献著录的条目以小于正文的字号编排在文末。文献的著录格式:
①专著: 作者. 书名[M].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②期刊: 作者.题名[J]. 刊名, 出版年, 卷(期): 起止页码.
③论文集: 作者. 论文集名[C].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起止页码.
④学位论文: 作者. 题名[D]. 保存地点: 保存单位, 年.
⑤专利文献: 专利所有者. 题名[P]. 专利国别: 专利号, 出版日期.
⑥电子文献: 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电子文献网址. 年-月-日. 文献作者3名以内的全部列出;3名以上则列出前3名,后加"等"(英文加"et al").
参考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采用单字母“A”标识,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采用单字母“Z”标识。
7.附录
附录一般作为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主体的补充项目。主要包括本专业内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论文使用的缩写说明等。附录编于正文后,另起一页,紧跟正文编页码,依序编排为附录1,附录2……。
8.致谢语
对于提供各类资助、指导和协助完成论文(设计)研究工作的单位及个人表示感谢。致谢应实事求是,真诚客观。致谢语三字用四号黑体字,内容为小四号宋体字
9.其它要求
1)图
图应有编号。由“图”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例如“图1”等。图的编号应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并与章、条和表的编号无关。只有一幅图时,仍应标为“图1”。图应有图题,并置于图的编号之后,图的编号和图题应置于图下方的居中位置。
2)表
表的编号由“表”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如“表1”、“表2”等。表的编号应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并与章、条和表的编号无关。只有一个表时,仍应标为“表1”。每张表应有表题,置于表的编号之后,表的编号和表题应置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
3)文中图、表名应附相应的英文和必要的中文图注。制图要求:半栏图宽≤7cm,通栏图宽≤16cm;图中曲线粗细应相当于5号宋体字的竖画,坐标线的粗细相当于5号宋体字的横画;图中文字、符号、纵横坐标标目用小五号字;标目采用国家标准的物理量(英文斜体)和单位符号(英文正体)的比表示,如c/molL-1。表格采用“三横线表”,表的内容切忌与图和文字的内容重复。
4)公式:公式书写应在文中另起一行,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加圆括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后应注明编号,该编号按章顺序编排。
5)结论二字用四号宋体字,结论内容为小四号宋体字。
6)全文内的各章、各节内的标题及段落格式(含顶格或缩进)要一致;
7)全文内各章的体例要一致,例如,各章(节、目)是否有“导语”;
8)时间表示:使用“2010年6月”,不能使用“10年6月”或“2010.6”;
9)标题编号:要符合一般的学术规范,一般不能使用“半括号”,“(一)、”或“(一、)”等不规范用法,标题结束处不能有标点符号;
10)全文错别字或不规范之处不能超过万分之二。
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装订顺序
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格式采用规定的统一格式:(1)封面;(2)工作任务书;(3)进度记录表;(4)原创性声明;(5)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6)目录;(7)引言;(8)正文;(9)结论;(10)致谢语;(11)参考文献;(12)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