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救救书报亭(陈骥)
撰稿: 编辑: 发布时间: 2016-11-17
救救书报亭
陈骥
(2012年4月11日)
近日发现,厦大漳州校区南区书报亭开始停售报刊,正式转行成为邮包收发处。这无疑给长久以来仍保持定期读报习惯的师生带来了“买报难”的麻烦。据了解,造成这些书报亭改弦更张的主要原因是“入不敷出,难以为继”。
报刊亭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的校园少不了书报亭这抹绚丽的色彩。
在微博时代“浅阅读”大行其道的今天,报刊作为传统媒介,其深度和广度均是网络化碎片式阅读所无法比拟的。虽然在时效性上已经风光不再,但其深度和广度与易保存性却是其他媒体难以企及的。大学生不应该只满足于微博以及其他类似网络社交工具所带来的“简讯”,知其然还得知其所以然,仅仅了解事件的发生还远远不够,培养自己的深度阅读习惯,尝试解构事件起因和分析后续影响同样重要。
当然,书报亭作为大众阅读文化的一种符号,有利于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如果把校园比作一本书的话,那书报亭就是这本书的逗号。没有了逗号,大学这本书该怎么读?
市场的应该归市场,但公益还需要主管部门担当。书报亭在很大程度是在履行着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公益事业的职责。基于此,经济指标就不能成为它唯一的考核标准。笔者以为,解决书报亭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拨出专门经费用于支持校园书报亭,发展校园公益事业;二、采取灵活多样的运营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包括考虑建设学生实习创业基地。
救救书报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