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收获——06级许晶晶中期实习报告

撰稿: 编辑: 发布时间: 2016-11-17


城里走,乡里走,山里走;握茧手,握绵手,握纤手;风也受,雨也受,气也受。

 

在《厦门商报》为期一个多月的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对自己而言,这不仅仅是在新闻专业素养方面的提升,更是初识社会、感悟生活的一段珍贵历程。
我到报社报到的第一天,将要带我的记者——吴老师出海去了。我在报社等了两个多小时才见他风风火火地赶回来,回来后他简单地和我寒暄几句就开始赶稿了。那是我第一次最近距离地看到记者的工作姿态,他并没有跟我说太多,只是说,“来了就是干活。”我很庆幸我能在刚进报社的时候就看到记者工作的艰辛,我在心里一直告诫着自己说千万不能偷懒,一定要吃得了苦。
而我在实习结束后最大的感触就是当记者太累太累了。尽管我一直要自己坚持,但有些时候真的不是毅力上想坚持就能坚持下去的。每个人的身体机能、抗压能力、耐力等客观存在着的身体素质都不尽相同,因此“想不想”与“行不行”是两码事,但尽管如此,我还是努力地想去当一个好记者,虽然我不一定就能成为一个好记者。
实习期间的很多经历都让我记忆深刻,正是这些难忘的经历,让我对于此次的实习有了很深的感悟。这些经历,分别是三位老师带给我的,一位是商报社区新闻部的首席记者吴老师,一位是倪老师,还有一位王老师。他们出去采访的时候大多会带着我出去,其中最主要带我的是吴老师。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做的最多的就数跟着吴老师干紧急出警栏目的活儿了。《紧急出警》这一栏目是商报特制的,每周五天,每天派一名记者跟随厦门思明巡警大队的民警出警,及时记录与采写出警过程中遇到的案件,使民众了解厦门市区最新近发生的民事案件新闻,同时也宣扬厦门思明巡警大队的民警对工作积极负责、不畏辛劳的工作精神。
我们每周有一天的时间是从中午12点开始,跟随民警的巡逻车在划片的区域里反复巡逻绕圈,一直到晚上的7点。在我5、6次跟随民警出警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千奇百怪的事——
有惊心动魄的,好比有居民报警说有小偷正在撬她家的防盗门要民警及时赶到抓住小偷;
有曲折迂回的,帮一晕倒在路中的老华侨辗转好几个住处才找到他的家人;
有哭笑不得的,一工厂的员工被辞退后还赖着住在工厂的宿舍不走无奈厂主只好报警;
有后悔莫及的,电子城一店员忙着帮顾客装电脑系统致使摆在店门口的笔记本电脑被人偷走;
有发人深思的,仙阁里两个小孩玩游戏因小有不快互相推揉,却导致双方家长群殴;
……
这些一个个的小事件,虽然只是整个厦门发生的万千事件中的极小一部分,但它折射出了社会百态、人性万千,让我更加深了对社会的感悟。同时,身为一个跟随着民警出警的记者,应当公平公正地站在第三方的视角看待民警解决纠纷处理案件,而不能参插进个人的感情色彩和主观意识,不能只听一方的声音而忽视另一方的,不能强加自己的主观色彩去报道新闻。同时,正如老师对我说的,“当记者就是要好的吃得,坏的也吃得,”当我们有时急着赶到思明巡警大队来不及吃饭的时候,就在出警过程中在路边的小摊随便吃一下填饱肚子后赶紧继续跟着巡逻,而有时,当我们到一些比较正式的场合的时候,就能稍微吃得好点。
所以,我觉得这句话真的说得很好,“城里走,乡里走,山里走;握茧手,握绵手,握纤手;风也受,雨也受,气也受”,这或许就是记者工作状态的最形象体现。也正是在和这些来自不同阶层的人民群众接触后,我对社会的认识更加的全面,对记者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自己未来所要从事的这一行业饱含激情与热血。
而除了《紧急出警》这一专题外,在我实习期间正好赶上惠尔康集团有限公司赞助的一个活动:惠尔康为岛外的准大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帮助他们在暑假期间到岛内体验城市生活,为他们即将迎来的大学生活预热。  
做这一专题让我认识到了企业与媒体单位在进行公关报道的时候采取的途径手段以及运行的程序。当我们和惠尔康谈好了这一项目后,就开始联系厦门关心下一代希望工程办的主任,提供给我们岛外贫困准大学生的名单,根据名单到这些学生的家中进行走访,开始在报纸上刊登他们的故事,并造势寻找热心人士帮助他们;而在运行的中期,刊发惠尔康集团的软文,表示愿意给这些学生提供在岛内生活工作的住处和费用,并且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也希望更多的贫困学生去申请接受惠尔康集团的帮助。在这一活动的中后期,每天一篇后续报道,起到强化宣传的效果。
惠尔康集团的这一公关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媒体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应该讲究步骤,慢慢推进,尽力使这一“付费”的“有偿”的活动温和化、大众化,使读者产生错觉以为是惠尔康集团也是看了报道之后才想帮助这些贫困的大学生的,进而对惠尔康集团的印象分大幅提升,品牌的美誉度好感度也一并升级。在此期间,我对老师处理运行这一公关活动的手法也有质疑,也产生了很多的疑问,但当我跟着做完整个的活动之后,我终于明白,企业有企业的利益考虑,媒体有媒体自身权威的把控,而在此中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正是双方合作的关键。在不影响活动效果的基础上双方愉快地合作,就算是付费的软新闻,那也不失为一种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广告方式。
还有一个占有较大比重的新闻来源方式是电话采访。在我刚进报社不久的时候,就听到社区新闻部的主任在对新来不久的记者说,电话采访不是最好的采访方式,因为很多问题都问不清楚,而且采访对象把握着说与不说的主动权,因此他很不建议记者采取电话采访这一方式。但是,记者是没有分身术的,当有很多的新闻事件有很多的现场要去跑的时候,对于一些较次要的新闻或者是线人提供的内容就会采取电话采访这一省时便捷的方式。而在我实习期间,就曾打过很多的电话,询问新闻事件,并整理成报道。
在刚开始电话采访的时候,我总是按着对方的思路走,记笔记,当回头老师问我一些这则新闻的一些关键点的时候往往因为没有问清楚而答不上来。经过多次的摸索,我终于总结出了完整了解新闻事实的方法,那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个主要步骤。在听对方讲述新闻事实的同时,也要站在一个普通民众的立场上去思考,提出对这一事件的疑问和不清楚的地方,及时了解确切的信息,既避免因了解不清楚事实而再次打电话询问浪费时间,也防止自己想当然地乱写误导受众。
实习期间,还有很多零散的不是专题类的新闻,而这些新闻也正是占记者每天工作最大比例的一部分内容。而我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经历的,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当记者的艰辛与不易——
有凌晨4点出海,跟随驻厦海警出海参加海上打靶船实弹演练,这考验的是记者的身体条件和抓拍能力;
有到中医院看一位溺水的小女孩,她什么都不肯说,小小的年纪却对大人戒心很重,这考验的,就是记者的沟通能力和让人产生信任的功力;
有主动找上门来寻求帮助的男子竟然想卖掉自己的肾筹聘金娶妻,不仅要安抚他的情绪还要告诫他买卖人体器官是违法的,这考验的是记者处变不惊,循循善诱的能力;
有出席新闻发布会,在所有的记者得到的信息都是一致的情况下,挖掘亮点,力使自己的报道出彩,这考验的就是记者采集新闻的能力以及编写功底;
有接到广告部的抱怨,因不利报道得罪了广告商,去与广告商沟通协调的时候,这考验的就是记者妥善处理危机,机智善后的能力;
有暗访大超市大卖场对于质量不合格产品处理情况,对于产品主管的询问既要有的放矢又要避免暴露记者身份,这考验的就是记者灵活应变,直中问题要害的能力;
……
总之,这一个多月的实习给予我的历练真的太多太多,这是我第一次正式地在媒体单位实习,从学校的理论学习晋升单位的实践检阅,从封闭的校园生活延伸到丰富的社会磨练,从一方短浅的书林一跃到广阔的市井百态人像万千,我觉得自己成长了很多,不论是看问题的角度,还是思考问题的深度。带着这些在报社学到的知识,我对于自己大三大四的学习生活也有了更客观实际的规划,这个假期的实习,这一盛夏的收获,必将让我以后的人生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