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大学生活”有感

撰稿: 编辑: 发布时间: 2016-11-17


 

大学四年,时间似乎足够长。可回想高中三年,如白驹过隙般,不免担忧伤感。四年?我庆幸。庆幸在这四年的开端侃侃而谈未来,而不是在四年之后后悔苦恼。
 
对于我,最重要的问题:我为什么而学?常有疑问,学习又为了什么?答案更为疑惑。为了将来的生活而学习?还是学习就是一种生活?
 
都说四年是成长的蜕变过程。在大一的开始,我想问:四年之后我会蜕变成什么样?如果把四年比做一个蛹,四年后意味着破蛹而出。那么现在,我就是刚入蛹的幼虫,在层层蛹衣下,我不能预言我的未来,因为那是模糊的概念。是朽木还是良木,只有在破蛹之时才能定夺.当然.我不希望,不愿意,在破蛹而出时,因为无能、软弱而夭折,不能化蝶而飞。
 
对于我而言,大目标是迷人的虚幻,可望而不可及的。小目标才是我的追求。它可以是在一学期,一周,甚至是在一天内实现。小目标的实现即是动力的提升。
 
中文系,虽然不是我填写的专业。不过,我乐意接受这样的安排。对于我是否学理以及如何填报志愿,大部分是如父母的意愿。然而,我更为喜欢文科的东西。所以,很庆幸,在人生中给了我这样的机会,从而满足内心的某种希望。我会珍惜。
 
在与高中同学聊天时。他们不免对于我的专业很惊奇,更有甚者,担忧我的未来工作问题。在他们的思维中,金融及理工科才是好专业。就此问题,在开学之初,我也有所担心,思维中,我曾经认为,中文系除了当教师及文秘别无其他选择。不过,我说服了自己:花费四年的时间来学习不愿意学习的东西是一种更为沉重的负担,而将来,是遥远的定义……属于自己的才是最真实最可靠的。然而在来校之后,那些说服自己的理由成为了辅助动力。我对将来的出路不再担心。
 
机会是平等的,前提是要会争取。不管学什么,自己的生活都要靠自己争取!
 
随着社会的发展,实践能力,自立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这些需要锻炼。对此,我持顺其自然的心态。现在的我,只想把基础打好,一切循序渐进。
 
作为一名中文系的学生,我如何做,才能合格,甚至优秀。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除了把专业知识学好,更需要良好的专业素养。而这份素养,不禁让我感慨。素养?面对那么多诗人,作家。他们吸引人的不止是文字,更多的是人格魅力。而这种魅力与素养相近,是在生活学习中慢慢培养的,不会一猝而就。所以,中文系的学习道路是漫长的。它的内涵让人折服之余更让人震惊。思考至此,不免有种沉重感。学习中文代表着学习一种文化。
 
此时,有两句话很合适: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四年的学习生活应该如此。
 
(撰稿:中文系07级 徐琦 编辑:中文系学生会网宣部 方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