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传统汉语言的世界意识

撰稿: 编辑: 发布时间: 2016-11-17


 

为了加强07级新生对专业课的认识和了解,学校组织了一系列的新生入学指导,很多资深的教授亲自为我们上课,今天很荣幸的参加了厦门大学李无未教授的讲座,他的讲座内容深入浅出,全面细致,给了我很多的启发与思考。
 
回想当初,中文系、汉语言文学对我来说,不过是些有关语文的概念而已,它带给我的也只是些反复而枯燥的记忆。然而,今天我的心却颤然了,为的是李老师的那一句“这是传统文化的根基”,而我那肤浅的自以为然,在瞬间也崩塌。但奇怪的是,我并没有输于失意的悲伤,反倒赢得一颗愈见清明的心。
 
在李老师的整个讲话中,我感受最深的有三点。其一,李老师举例说有些人当他们学习文学之后会意识到更应该先去学习语言。从语言转入文学的学习是很容易的,但想从文学再转入语言的学习却是有困难的。
 
初听这话,我还不太明白其中的道理。若说语言和文学的学习是不同的,又怎么会有这样的难易之分?若说两者之间是共通的,何以来者易,去之难?转而一想,这可能就是语言的关键所在。对文学来说,语言是一个基石。不论是哪一种文学,都是有一定的语言来奠定的,但待定的是它的厚度与硬度。所以,我们可以用自己奠定的高度去探索文学的深度,却很难从到达的深度回头寻找我们的高度。
 
在这个地球村里,汉语其实是我们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一杆旗,而外语则是我们的捷途。因而才有了我们的“英语热”吧。突然就联想到了林丹娅老师说的“古文好,笔头硬,英语好,走遍世界都不怕”,这大概与今天李老师说的“中西内涵”“学贯中西”是有通性的。
 
在我们今天的生活里,“引进来”已经不够概括了,更多的是要“走出去”。就是李老师这句:“汉语是基础”。因为世界在不断缩小,世界人的共性越来越多,此时“物以稀为贵”就很典型。我们走向世界不是带着英语,而是汉语,我们是用英语向世界展示富有历史底蕴和文化深度的汉语。对于我们来说,英语只是铺在桥上的板,走在板上的是我们独特的汉语!
 
当我们可以用世界的声音让世界人了解我们的汉语时,我们就离一个目标更近:让汉语成为世界性的语言。因为汉语的魅力,世界人想了解她;因为我们的努力,世界人才得以了解她。所以,当我们从语言开始提升我们的汉语水平时,我们的基石就会变的更厚更硬;当我们从观念上分清英语和汉语的角色时,我们的桥才会更好用,更有用。我们才更能掌握世界语言的话语权,才更能让汉语大声说话,为中国说话,向世界说话!
 
(撰稿:中文系07级 王璨,陈琳欣 编辑:中文系学生会网宣部 翁悦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