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olo Parisi:共建共享设计的可用空间与色彩共性

撰稿: 编辑: 发布时间: 2016-11-17


撰稿:宣传中心 刘雅昕    编辑:宣传中心  施云帆    2016-10-27





    什么才是真正的空间与色彩艺术?什么叫做对艺术的真正热爱?10月26日晚,在主教学楼一号楼517小影厅,来自意大利的Paolo Paris教授为我们进行了生动的阐释。

 

 

    广告学专业、艺术设计系、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及老师齐聚一堂,共同进行了一场关于“共建共享设计的可用空间与色彩共性”的深入的艺术探寻。由广告专业石廷金老师主持,Paolo Parisi教授门下的研究生沙锋进行现场翻译。

 

 

   Paolo Parisi来自被誉为“世界美术学院之母”的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是图形艺术硕士生导师、视觉艺术、新表现语言系负责人,同为Base/Progetti per l'Arte艺术工作室创始人之一。

   本次讲座共分为两个部分。Paolo Parisi首先为大家展示了自己在这十年内所创作的艺术作品,讲述了自己对艺术的阐释。而后通过不同时代艺术家的摄影作品、海报作品以及设计作品阐释了自己对艺术的理解以及艺术的发展。

   谈及自己的其中一件艺术作品时,Paolo说:“这个作品的出发点就是以城市岛屿为中心,就像这几天我来到厦门,看到厦门岛一样,灵感油然而生。它可以合起来,也可以拆分开,供来往的人们休息。”他还讲述了早期的收集是源于一位喜爱收集照片并陈列在室内地面的艺术家,所以早期的收集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讲座临近结束之时,Paolo坦言现在的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多半依赖于电脑,或者被动进行创作与学习,而非出于真正的热爱。他说:“色彩服务于艺术,也服务于设计,对于色彩的认知总需要在生活中认真、用心的去感悟。”

   在自由提问环节,Paolo被问及在近期的创作中有没有遇到过困难,是怎样的度过的。而他却说自己在艺术创作中从未遇到过任何困难,因为他真正的热爱这个工作,如果没有想法就会及时进行休整然后再投身进去,他明白艺术是无止境的。 

   讲座结束后,当谈及这场讲座为自己带来什么收获时,来自广告学专业的石廷金老师说:“Paolo Parisi教授和我们分享的作品如行云流水般地铺展,与其说是聆听一场讲座,更不如说是参观了有声有色的艺术博物馆,艺术作品是没有国界的,有时甚至可以超越时空和我们对话,让我们近距离地触及欧美文化,特别是意大利艺术与设计文化,他用视觉语言形象丰富了色彩的情感,拓展了空间的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