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传院暑期社会实践——“走近建瓯,点燃文化传承的一把火”

撰稿: 编辑: 发布时间: 2016-11-17


撰稿:团建中心 陈瑶    编辑:宣传中心 周婧    2016-7-12


    7月5日,文传院团建中心的暑期社会实践分队出发前往南平建瓯市,进行为期四天的暑期实践活动。

实践队队员们在实践期间,分别去参观了建瓯市的孔庙、太保庙、鼓楼等景点,此外还在各个时间段采景拍摄,白天到古朴的老城区摄像,夜晚则到建溪去摄取美丽的夜景。

此次暑期实践的重点对象是建瓯的挑幡艺术。挑幡作为当地的一种民间技艺,早在300多年前就开始流传。1998挑幡被列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2001年在全国第五届民间艺术节表演上获金奖,2007年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建瓯民间对外交流活动的亮丽窗口。

关于挑幡,实践队队员们有幸联系到当地的一个挑幡团队,并观赏了他们的挑幡表演。祝石梁团长是这个挑幡团队的主要负责人,在与实践队队员们交谈之时,他说,“目前能够坚持挑幡的人已经不多了,由于挑幡的练习本身就具有危险性,很多人因为害怕而退缩。”对于挑幡,祝石梁团长有深厚的感情,面临挑幡的传承问题,他显得尤为担忧,“我现在尽我所能将挑幡文化延续下去,但我更希望能有更有效的方法来帮助挑幡的传承。”对此,实践队队员们也采访到了文体局的张副局长,他表示,“希望能更好地宣传和保护这项技艺,也会在当地通过举办培训等方式培养大批挑幡后人,并且希望可以成立专门的机构对挑幡进行系统的传承和保护,给他们注入强大的物质和精神动力,此外还希望能有机构对建瓯挑幡进行市场运作。”

此次暑期实践结束之时,每个队员都感慨颇多。在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上,每个人都应该尽一份力。


建瓯的老城区街道

摄影:团建中心 郭雯欣


 

挑幡团队队员表演

摄影:团建中心 郭雯欣


 

文传院暑期社会实践分队

摄影:团建中心 郭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