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编辑: 发布时间: 2016-11-17
撰稿:宣传中心 林羽喆 王曼茹 编辑:宣传中心 谢雯璟 2015-1-7
一头利落的短发,配上一副无框眼镜,说话时总是面带微笑,谦逊温和,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优雅的气质,热情饱满且毫无架子——这是来自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新专任教师沈淑琦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沈淑琦老师来自于台湾,本科毕业于台湾世新大学新闻学系和社会心理学系,“起初选的是新闻学,后来为了开阔眼界和更了解这个社会,就辅修了社会心理学。”由于对艺术的热爱,沈老师之后又远赴英国伦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继续进修艺术史与考古学。
谈及沈老师为什么会不辞辛劳、漂洋过海从台湾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教书,她表示,嘉庚是个新兴的很有活力的学校,在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可能性,并且这里的生活习惯、气候、语言等都和台湾有很大的相似处,很容易适应。“最大的不同就是这里风太大了。”沈老师笑着说。她同时也表示,来到嘉庚后发现这里的同学都很活泼很积极,希望能认识更多的同学。
在教学的方向上,沈老师原本可以选择与自己所学知识更为密切相关的艺术设计系,可最终她却来到了文化产业管理这个刚开办两年的专业。谈到各中缘由,她解释:“文化产业在中国是个新兴市场,而在英国已经发展了20年,台湾也有15年发展历程,所以在未来的几十年将是中国市场的起飞阶段。”她希望通过培养这一方面的人才,使中国的文化产业得以发展。而对于这个专业的前景,沈老师表示在整个大环境下文化产业是一直往前走的,不能只看目前的情况,而要看三年五载后。对于想学好文管专业却一片茫然的同学,沈淑琦老师也作出了指导:“首先你要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有什么能力;然后要学好必修课程,最重要的是要给自己设立目标方向,并逐渐实现;而在大三大四时便可以根据自己想在哪个行业工作,再刻意培养某种能力。”
在个人生活方面,沈老师也分享了她的异国求学经历:“英国是自发性学习,老师会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对上课内容和知识的理解抱着怀疑的态度并进行批判性思考。”沈老师介绍了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给自己设立目标,激励自己,自主学习。她觉得自己十几年的读书生涯最大的收获是学会研究方法,可以自己独立做研究课题。而“充满学霸气息”的沈老师也不忘丰富自己的课外生活。她在学习之余喜欢旅游,看各种艺术展览,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还和同学一起办过报纸。“大学就该多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不断地锻炼并提高自己。”沈老师对当今的大学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前提是要把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
谈到未来,沈老师充满了期待:“首先要做好教学工作。然后把文管这个专业办得越来越好。”
沈淑琦个人简介:
性 别:女
职称职务:讲师
电子邮箱:scshen@xujc.com
学历:伦敦大学艺术史与考古学博士。
主讲课程:中外文化产业史、文化产业品牌、中国和西方艺术史与美学史、当代文艺思潮、创意与艺术营销。
研究方向:全球化之文化创意产业管理,中国与西洋艺术史,视觉文化与艺术市场,美术馆与博物馆之营销管理,艺术展览策画。
教育背景:
本科:台湾世新大学新闻学系、社会心理学系,获学士学位。
硕士:台湾台南艺术大学艺术史与艺术评论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博士: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London)艺术史与考古学,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0-2001 台湾积体电路公司艺术专员;
2002-2008 长荣大学兼任讲师;昆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设计师、设计美学总监;
2008-2009 伦敦大学研究助理;
2009-2010 伦敦大学助教;
2013-2014 中正大学兼任助理教授、世新大学博士后研究员。
科研成果与学术会议:
2007,“中国「月份牌广告画」中的西方想象与混血性格“,2007年文化研究
年会━「城乡流动」。
2008-2009参与伦敦大学科研计画「中国当代美术创意联结」(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of CreativeConnections)。
2010 ,“‘Bound Love:’ The Case Study of the Qi Baishi’sDaiyuBuries Flowers.” Conference accompanying the exhibitionTelling Images of China: Narrative and Figure Paintings, 15th- 20th Century,from the Shanghai Museum. The Chester Beatty Library, Dublin.
2011 ,“Desiring Peking in theRepublican Era (1911-1949): The Old and the Modern in Jin Cheng’s (1878-1926) album ‘The Large Emerging fromthe Small’ (Xiao zhongxian da ce).” Study Day organised by the Oriental Ceramic Society, London.Ashmolean Museum of Art and Archaeology, University of Oxford.
2013,“《世界画报》(1925-1936)之「现代性」及「世界观」研究”。2013年世新大学年会━「国际传播中的权力与抵抗」。
2013,‘Airplanes, Power andPleasure: Imaging the West in the Visual Arts of Modern Chin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Global goes Local: Visualizing RegionalCultures in the Arts of Greater China. Baptist University, Hong Kong.
2014,“艺术、文化或商品:「為艺术而艺术」还是「為商品而艺术」?” 2014年文化研究学会年会ー「不爽文化」。
主要论著:
沈淑琦,谢东山 (1998),〈「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折枝的「金银花」〉,《台湾美术》,第11卷第2期,〈台中:台湾美术馆,页71-75〉。
2000,〈中国「月份牌」裸女海报中反映的情欲艺术〉,《现代美术学报》,第3期,〈台北:台北市立美术馆,页71-108〉。
2005,〈从性的观点探讨中国「月份牌广告画」美女图像〉,《现代美术学报》,第9期,〈台北:台北市立美术馆,页25-50〉。
2009,Art, Historyof 1800-1900,Encyclopedia of Modern Chin, The Gale Group,pp.99-102。
2010,〈描绘中国隆重开幕〉,《大观》,第7期,〈台北:大观出版社,页105〉。
2010,〈从爱尔兰看东方:切斯特比替图书馆(TheChesterBeattyLibrary)的中国艺术收藏〉,《大观》,第7期,〈台北:大观出版社,页70-73〉。
2011,〈乐在无私分享,搭起欧亚桥梁:法国赛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MuséeCernuschi)暨创办人小介〉,《大观》,第7期,〈台北:大观出版社,页106-109〉。
2013,〈《世界画报》(1925-1936)之「现代性」及「世界观」研究〉,发表在2013世新大学舍我纪念馆「国际传播中的权力与抵抗」论文集,〈台北:世新大学,页1-34〉。
2014,〈殷翔云作品展〉,《大观》,第60期,〈台北:大观出版社,页124-125〉。
获奖情况:
2008-2011 台湾教育部公费留学考试奖学金
2010 台湾教育部补助国际会议奖学金
2011-2012 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艺术史与考古学奖学金AidaSulaymanArifBursaryinArtandArchaeologyinUK
艺术策展:
2014,林泉高致━王云舒、朱賡伯、常畅台湾书画邀请展,台湾,邮政博物馆。
2014,殷翔云〈1940-〉作品展,台湾,上古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