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新闻专业第五场:新闻传播学界动态与建立专业理想

撰稿: 编辑: 发布时间: 2016-11-17




撰稿:宣传中心 郭思清    审稿:宣传中心 朱婷    摄影:钟炜杰    编辑:宣传中心 吴宇昕    2014-11-06


 

 

       115日,来自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的广播电视学与新闻学的新同学们,迎来了他们的第五场学科入门指导讲座。这次讲座的主题是“新闻传播学界动态与专业理想”。本次讲座请来了现任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培爱教授,他同时兼任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高校广告教育研究会会长、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及福建省传播学会会长。陈培爱教授为14级新生介绍了大学四年应该如何建立专业理想,并详细讲解了新闻传播界的动态变化,为同学今后四年大学学习做出了指导。

 

    陈培爱教授首先就新闻教育学院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2013年全国新闻传播类专业院校有1085所,其中新闻学307所,广播电视学225所。说明人数多且竞争压力大。”他就新闻本科教育概况,给在场的同学比较了人民大学与台湾政治大学在系科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的共同点和共同难题。重视多元人才培养、传统的新闻学的教育手段挑战是两所大学在系科设置的共同点。而课程结构上,两校都极为重视培养跨领域人才。人民大学的专业选修课中要求跨专业、跨学院选修,台湾政治大学的小学程和自由选修也提供了跨学院学习的机会。陈培爱教授认为:两所大学在课程内容拥有共同难题都是在培养跨越媒体界的多元人才很少,没有做到挖掘学生们兴趣来培养专精人才。

 

    接下来陈培爱教授就现在新闻人的专业理想出现的问题和差距进行了详细介绍:“我们国家的院校在世界排名过低,没有什么影响力和贡献。”他将差距主要概括为三点。一是:大学生精神缺失,包括教师和学生的精神素养;第二点:高等教育体制,办学自主权不够;第三点是:大学出现精神虚脱,教师教会你考试,学生关心找工作,教授奔课题,功利主义盛行。陈培爱教授主张“大学应该是纯洁的学术殿堂”。他告诉同学们西南联大就是榜样,同时也是精英的摇篮,而西南联大的成功靠着“名校、名师、大学保持独立”做到了教授治校。

 

    最后陈培爱教授总结道:“学术不是赢利的手段,社会责任是大学存在的价值,重要的是回归和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