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青春有为”吗?——人文与传播学院2011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举办作品展映会

撰稿: 编辑: 发布时间: 2016-11-17


撰稿:林亮    编辑:宣传中心  罗岚祯    2014-6-27


“我相信,这场晚会,一定会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感觉,因为这其中的每一部作品都有着我们共同的回忆。”

 

 

20146217点,2011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主三大报告厅举办了“青春有为”主题作品展映会。整个汇报晚会分为“梦·青春”,“梦·有为”以及“梦·青春有为”三大章节。晚会以小情景剧的形式开场,故事是哥哥在舞台现场寻找妹妹,用调侃的方式重温了大一拍的第一个短片《寻妹记》,表演者就是当时短片中的哥哥(刘朋饰)和妹妹(林怡雪 饰)

 

 

在“梦·有为”的章节里,广电专业的同学把自己在过去三年的大大小小课程里拍摄的作品,通过重新的剪辑,制成了预告片的形式,配上专门撰写的解说词,将过去的片子赋予新的形式重新演绎,向大家展示自己三年来的所学所得。

 

 

也许你想不到,这次的晚会其实是2011级广播电视新闻学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电视编导。为了这个晚会,任课教师林筠老师还设计了一个特别计划,那就是带领着全班60名同学,用时34天拍摄演练,肩扛30斤的斯坦尼康设备,彩排试拍19个小时,5次更改拍摄方案,终究一镜到底--never give upnever say no》。片子从镜头设计、编排到音乐的谱曲、演唱制作,一切都是出自11广电班级原创,是凝聚了全班心血的结晶,视频在晚会上的首播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另外,课程还拍摄了十集人物系列专题片,讲述了十个嘉庚大学生的励志故事。这些作品都将已于近期在网络上陆续展映。

 

 

人文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主任许由文老师、辅导员黄丽明老师、汤逢兴、孙海岛、张琪、卢志良、王慧玲等多位老师都莅临晚会,前来助阵。

 

 

 “青春有为”不仅仅是口号,也是大三学期广电人交给老师们的一份阶段答卷。三年来出自11广电同学之手的所有作品汇成了属于11广电的《青春有为》。晚会最后,同期纪录的MV作品跟大家意外相见,在一首《再见》的旋律中,大家回顾着那些团结一致,一心一意合力创作的画面,许多同学都忍不住哭了。林筠老师上台说,“这是我送给大家的一个礼物。也许若干年后,你会忘记这些作品,你会忘记这些名字,你甚至会忘记这场晚会,但你一定不会忘记有一个班级曾经在一起努力过,不会忘记有一群人曾经为了青春疯狂过,这就是我们的青春,这就是我们的青春有为。”

 

 

2011年的夏天,在社会的求职面试场出现了第一批90后的面孔,那一年,我们初来驾到,步入属于自己的象牙塔。2014年的夏天,时隔三年,懵懂褪去的我们已然坐上了青春的末班车,这一刻,我们回首自问,自己的青春是否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