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专业新老师:邱宏光

撰稿: 编辑: 发布时间: 2016-11-17


撰稿人:三人行新闻工作室  毕竹青    编辑:宣传中心  钟燕滨    2013-11-28


 

    “你问我为什么当老师?我觉得我这个人吧,除了当老师还真不知道做些什么好……”

 

 

我跟嘉庚的桥梁已经搭好了

 

    平头,浓厚的眉毛,黑眼眶,厚镜片,剃得干净利落的胡须,国字脸,站立或坐着的时候习惯微笑着往右偏一下头。

 

    邱宏光博士,曾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任教5年,今年8月来到嘉庚学院。

 

    第一次见邱老师的时候,他正在办公室里修改一份课件。桌上有些被风吹开了的烟灰,烟灰缸里还散落着几个烟头。桌子上的东西摆放得很整洁,打火机以及烟放在左手不远处,窗台上摆放着不久前在嘉庚学院北门外的“台湾街”买回的一株植物。

 

    苏新春院长对邱老师的评价是:“专业,敬业,生活要求低,工作目标高,不乏男人担当,兼有女性细腻,总能让周围的人感觉到温暖。”

 

    每学期嘉庚学院都会有学生对老师进行评教,采访时正值期中评教结果公布,邱老师有点尴尬的自认情商不够,评教成绩不理想。“我是嘉庚学院的一名新老师,对学校的评教制度还有个适应的过程,跟学生的关系更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

 

 

正在完善与学生的桥梁

 

    “通过这次期中评教,看来我得改变一下自己的方式了……”邱宏光老师说,来到嘉庚学院后,我是努力尝试着管理好课堂纪律,可能是尺度把握的问题或是方法的问题,像有一次上课我示意一位看课外书的学生将书收好,但是这位学生对我的劝告充耳不闻,我就上前收了他的书,课间休息时,这位学生趁我与学生交谈,就私自将书拿着走出了教室。虽然过后这位学生主动到我的办公室道歉,但我现在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有没有更合适更妥当的办法来处理类似的事情呢?”

 

    现在的邱老师正在试图改变自己,磨合与学生的关系。“可能我骨子里还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人,我觉得老师管理学生应该有一定的态度,但是,也要跟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这样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

 

    古代文学的课程比较古板,为了让课能上得更生动些,邱老师总是认真的备课,光是整理课文里面的人物关系,他就翻看很多书籍,做好排序,设计好连接点,还要打上副稿,最后光是制作一堂课的课件,就要花费3、5个小时。

 

    “不能让学生觉得课程死板、枯燥,我正在努力改观教学效果,想通过课程的改观提获得同学更好的认可。”

 

    “邱老师是一个很有激情的人,上课很热情,对待课堂比较严格,恩,还略微有点儿奇葩”一位中文系的学生谈到邱老师的时候这样说道。

 

 

生活的桥梁我慢慢的行走

   

    读博之前,邱宏光老师是一个工人,后来工厂倒闭了,他反复惦量自己,觉得“没什么可取的点儿,就只好读书了,我感觉人都是逼出来的,我自己逼着我自己读书,慢慢的,我就读到了博士。”

 

    谈到为什么会选择来嘉庚当老师,邱老师的回答依然是这样的奇葩,“我觉得我这个人吧,除了当老师还真不知道做些什么好……”

 

    为了当好老师,邱老师没少约束自己,努力以一个良好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拿抽烟这件事来说,平时在办公室里,邱老师常常是烟不离手,而上课时,邱老师绝不不抽烟,只会偶尔在下课的时候跑到教师休息室小抽一下。

 

    “我觉得一个老师的品行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就以抽烟来说,如果我在走廊上公开抽吸,我就担心学生看到了,形象不好,所以我尽量克制自己。”

 

    这就是邱宏光老师,努力克制自己,将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