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编辑: 发布时间: 2016-11-17
撰稿:宣传中心 于家齐 编辑:宣传中心 李倩倩 2013-11-5
10月18日,杭州,第八届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白马湖论坛落下帷幕。在这次文化创意领域的高端论坛上,一所独立学院历史性地加入联盟,在文化创意领域与两岸四地的名校站在了同一舞台上。
这所独立学院就是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图为我校被授予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成员证书
出发,发出嘉庚学院的声音
“文化是一种无形资源,它不仅不存在国界的限制,而且在共享中才能实现更大的价值。”在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主任王乃考副教授眼中,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对文化创意的提升极为重要。而知名学者、业界精英云集的白马湖论坛无疑是一次宝贵的提升机会,“这个论坛可以开阔眼界、交流想法,对我们学院文创相关专业的建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今年之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还没有加入联盟,也没有成为白马湖论坛的邀请对象。因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热爱和对机会的珍惜,嘉庚学院主动争取到了参加论坛的机会。在母校厦门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的帮助下,王乃考老师随厦门大学代表团一同赴杭州参加了白马湖论坛。
“创意人在一起,一讨论起来就没完没了,本来说开到晚上9点的会,一下就讨论到夜里11点多。”回想起论坛上畅快交流的经历,王乃考显得意犹未尽。“论坛开始时,很多面孔还很陌生,不过大家同是创意人,和他们多交流,大家就熟悉了。”
凭借着积极的态度和独到的见解,这位常被称赞具有“发散性思维”的嘉庚人在论坛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分论坛上还邀请王乃考做了《揭开消费文化之谜》的发言。两岸四地的许多著名学者,如有“台湾艺术设计之父”之称的林磐耸、前台北市副市长李永萍等都对这个“小王老师”有了深刻印象,台湾艺术大学张国治教授甚至在论坛后邀请他一直讨论到深夜。
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独立学院
“开始时,因为我们学校不是联盟高校,在会场签名时我还要写成‘厦门大学 王乃考’,不能写‘嘉庚学院’。”谈到入盟的经过,王乃考提起了这个论坛开始时的小尴尬。
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自2009年成立至今,已有联盟高校上百所。成员绝大多数为两岸四地知名高校,北京大学 、 清华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厦门大学、台湾师范大学、 台湾大学 、 澳门城市大学等名校均榜上有名。
一方面,这样一个高端的高校联盟,盟校大都是实力雄厚、研究能力强的“211”、“985”高校及港台名校,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独立学院并不看重,此前也没有一所独立学院加入联盟。另一方面,加入联盟,在加强文创领域的校际交流、拓展校企联系、提升嘉庚学院文化类专业的建设水平上又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入盟,对于独立学院来说,无异于一次大胆的“吃螃蟹”。
嘉庚学院果断走出了这一步。
文化创意产业的宗旨是用文化创意生活美学,“文化生殖”与“资本升值”协同并进。早已明白这点的嘉庚人用投入实践的方式开辟了自己的文创之路。《漳州老街文化数字留存与传播》、《漳州小吃文化开发与品牌化策略》、《桌游吧AISAS媒体沟通导线设计与执行》、《漳州开发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规划》、《金门战地文化创意项目》……嘉庚学院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师生团队已经出色地完成了许多文化创意项目。王乃考告诉记者:“不仅要教师在实践中提升自己,未来还会引导学生参与到项目的操作中。”
“借助台湾的理念,摸着自己的石头过河。”王乃考认为,敢于尝试的理念、学院领导的支持、临近台湾的地理位置,都为嘉庚学院实践型的文管专业建设提供了优势,嘉庚学院学生开放灵活的思维方式、突出的动手实践能力,也为嘉庚学院投入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宝贵资源。
“在文化创意上,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敢想敢试的理念。重视实践型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了在应用方面的优势。” 作为嘉庚学院入盟的见证人和推动者,王乃考如是说。
10月20日,论坛闭幕会期间,论坛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举行了入盟仪式,嘉庚学院成为了全国第一所入盟的独立学院。
我们学院是破格入盟的。 “破格”的原因,是厦门大学母体院校教授团队帮助的结果,也有业内精英学者们对嘉庚学院的认可,也是嘉庚人在论坛上的努力争取和出色表现,在论坛外对文化创意的精确定位和勇敢尝试。
入盟,是属于每个嘉庚人的“利好消息”
“以后,咱们学院的学生每年都有机会和‘211’、‘985’、香港、台湾名校的学生一起学习。”谈到入盟的意义,王乃考告诉记者,加入联盟后,嘉庚学院与盟校间的交流将更加方便,学院不仅能借此引进来一些文创领域的先进理念,还将有机会借助联盟将嘉庚学子派出去,参加如两岸文创青年训练营等活动,与其他名校的学生共同成长。
除了象牙塔内的交流,入盟对我校拓展与社会的合作与联系也有着莫大的好处。文化创意是一个需要融合社会资源和高校智慧的产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了这一点。王乃考说,在白马湖论坛的短短两天时间里,就有8个合作项目与高校现场签约。加入联盟,无疑将吸引更多企业与学院进行合作,而随之产生的大量实习、就业机会,对嘉庚学院的人文类、设计类、管理类甚至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都将是一个大大的“利好消息”。
回忆起从广告学转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经历,王乃考说,刚开始时,对这个行业的前景还不确定,但随着实践和研究的深入,他越来越觉得前景“豁然开朗”。这次入盟,更是鼓舞了他和整个嘉庚学院文管师生团队的信心。
“文化创意产业覆盖面广、综合性强。小到一个物件大到一座城市,都有极大的开发空间。在全世界范围内,文化创意产业都将是一个朝阳产业。”王乃考笑着说,“做文化创意,有前途,是时代送给现代青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