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庆之教授:从“金莲”“相扑”看印度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撰稿: 编辑: 发布时间: 2016-11-17


    5月31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香港教育学院讲座教授兼中文系系主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兼职教授朱庆之应我院苏新春院长邀请在嘉庚学院公共教学院1号楼208开展一场题为“从‘金莲’、‘相扑’看印度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的讲座。汉语言文学专业杜晶晶老师主持了此次讲座,朱盈蓓老师及苏院长两位博士生一起出席讲座。

    朱庆之教授曾在印度德里大学梵文系与佛教学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亚洲与中东学系、国立新加坡大学中文系等学校做访问学者及访问教授专攻汉语史专业,尤以古汉语研究和佛教汉语见长。此次讲座中,朱庆之教授通过中国历代疆域版图的展示说明中国文化不断吸收融合各方民族的文化,进而从中国文化多源、源远流长、根繁叶茂引入印度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来源之一。在悠长历史中,印度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通过佛经翻译和商业活动两种方式。朱教授阐释了“相扑”和“金莲”二词的由来都与印度梵语有关。通过印度佛经中“相扑”语事的出现,他说明了中国各朝代的壁画和文献中出现的“相扑”其实是受了印度文化的影响。“金莲”的一词以及“金莲”的故事也是来源于印度佛经故事。通过朱庆之教授的深入解析,同学们了解到古印度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朱教授“五个W”作为其讲座的结尾。“不管事做学问还是做事,都要做到五个W。”朱教授解释,就是“What”、“Who”、“Why”、“When”、“Where”,为学要问这五个W,是什么,谁做的,为什么,什么时候出现的,在哪里出现的。朱庆之教授指出中国文化是人类共同宝藏,中国文化的研究是世界性的;他提出中文系学生的职责是在文化上沟通古今,桥接中外。 他严谨治学的态度、幽默风趣的言语让整场讲座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

    讲座最后,同学们纷纷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向朱教授提问。“中医从印度医学里是否学得一些医疗方法?”“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在不同时期裙带、形象不同是受了印度文化影响并融入中国文化吗?”朱教授一一向同学们解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撰稿:江景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