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吉霞:期刊是长期的,特色是慢成的

撰稿: 编辑: 发布时间: 2016-11-17


作为杂志,为何《大陆电影》的年销量从960万册跌至3万?而三联《生活周刊》却从零销量上升为如今的80万册?原因何在?422日下午,在主楼群2号楼208教室,学习出版社张吉霞编审应邀前来,为我院学子做了一场“特色杂志的策划和锤炼”的讲座。

 “一本好杂志,甚至一本好书的出版,取决于三处:明确的定位,主编的风格,杂志本身的自我评价。”老师说,“为何三联《生活周刊》在几位主编经营中都无法崛起,而在朱伟主编的领导下,创下高销量的奇迹?原因在于朱伟主编的个人风格及其团队的创新策划。而为何《今日东方》历经沧桑,最终还是停刊?因为其定位不明,急于盈利。”

张吉霞编审曾工作于中宣部,长期负责文化生活类期刊、文学期刊、少儿期刊、时政类期刊的审读,撰写了十几篇有关期刊方面的研究文章,如《浓郁的地方特色——漫话香港期刊》等。她以其长期负责文化生活类、文学、少儿类、时政类等期刊的审读,及撰写了多篇有关期刊方面研究文章的经验,讲述了她对特色杂志策划及发展的独特见解。讲解中,她引用了大量的事例,详细的为学生展现杂志制作出版的艰辛过程。“一本期刊的特色,决定了它受欢迎的程度,期刊是长期存在的,特色也是慢慢形成的。所以,不要任意去改动一本期刊的任何特征,尤其是它的刊名。”老师还打趣地说道:“猫有猫道,狗有狗道,猫不能走狗道,狗也不能走猫道”。以此来比喻一本杂志的特色的重要性。

讲座最后,在场的同学纷纷就杂志策划的相关问题咨询老师,老师一一耐心解答,同学们收益匪浅。

撰稿:苏绮云   摄影:许焜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