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编辑: 发布时间: 2016-11-17
《新闻采写》课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过了一把记者瘾
采访主题是我院新增文化产业管理,采访嘉庚是该专业主任王乃考,采访的记者来自“厦门日报”、“厦门晚报”、“广电集团”等。昨天(4月17日)下午,这样一次“几近”全真的采访活动让2012级广电专业的同学们过了一把记者瘾。
之所以用“几近”只是因为这场采访活动除了记者是由同学们充当外,其它元素和过程都是真的,而且写出来的好稿会投寄给这些媒体单位刊用。
经过半个学期《新闻采写》课的训练,昨天,这些准记者们表现出了十足的记者范!他们深刻到位且有些犀利的问题,让王乃考主任感觉比专业记者还难对付!
“记者”提问有层次由浅入深解疑惑
采访活动开始,王乃考主任先做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基本情况的通报。随后,各路“记者们”便开始提问。“请问我院今年新增设文管专业的原因是什么?与建校十周年有否关联?”“您认为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报考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呢?”“能请您简单透露一下该专业今年的招生计划吗?”……一开始的提问大多为此类较浅层次但又为大家所关注的内容。
但随着采访活动的不断深入,“记者们”开始用更加犀利的问题来发问了:“省内外高校此前都与开办了此类专业,我们现在开办,有什么核心竞争力?”“网络上有议论说,文化产业专业好听不中用,学生就业前景堪忧,您如何看待?”一个个有思考有见地的问题,让王乃考主任接题后多次忍不住先赞叹一下“这个问题问得好……”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将下属于人文与传播学院
在回答为什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下属于人文传播学院而不是管理学院时,王乃考主任耐心地解释道:“文化产业管理,重点是落在‘文化产业’这四个字的定语上,而非‘管理’。就如‘我的女朋友’一样,“女朋友”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前面的‘我的’。这个定语就规定了它的专属。因此,文化产业管理设在文传学院,可以在师资、硬件、软件各类资源上实现资源融合,促进新专业的发展。”
而说起该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就业前景时,王乃考则表示出了极大的信心:“虽然我们国家的文化产业管理起步较美国晚,但是具备了极大的市场以及发展空间。福建省就提出要培养3000名文化产业管理的本科生,300名硕士生,30名博士生,可以预见,这些人才培养出来后,将会满足市场的需求。”
实践教学频出妙招学生受益老师欣慰
上过《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同学对这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并不陌生。因为,他们常常是这样实践活动的受益者。去年的漳州开发区生态杨梅节专题报道以及伦敦残奥冠军魏燕鹏莅临我院接受同学采访等已让2011级广电专业的同学得到了一次全真的锻炼。
本学期,这门福建省高校精品课程又频出妙招,除了昨天的采访活动外,还将组织学生到开发区的双鱼岛采访建设情况,还将采访零元骑行东南亚的林庭鸿等。
昨天采访活动结束后,王乃考主任对学生记者的表现给了很高的评价,他说:“看得出,大家经过专业课的学习和训练,表现得很专业,都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度,特别是在提问的深度性方面表现很好。”
过了一把记者瘾的王湾同学表示:“好期待下周走出校园到双鱼岛的采访,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这样实践活动,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用到实际中。”
(撰稿:苏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