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编辑: 发布时间: 2016-11-17
根据省教育厅日前公布的2012年社科项目立项通知,我院沈玲等6位老师申报的科研课题获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正式立项。方志鑫老师申报的《闽南“百工”》课题获校级立项支持。
项目一览
级别 | 项目来源 | 项目编号 | 课题名称 | 负责人 |
福建省 | 省社会科学研究 | JA12390S | 多维视角下的台湾华文诗歌研究 | 沈玲 |
福建省 | 省社会科学研究 | JB12391S | 当代海西文学与文化生态研究 | 朱盈蓓 |
JB12392S | 福建新形象的媒介再现与建构研究 | 易欣 | ||
JB12394S | 闽南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像化留存及传播 | 许由文 | ||
JB12396S | 福建独立学院整合品牌传播的策略与实践 | 王乃考 | ||
JB12397S | 大学生微博谣言传播及辟谣研究 | 林筠 | ||
校级 | 校级孵化项目 | 2012W02 | 闽南“百工” | 方志鑫 |
项目简介
1、多维视角下的台湾华文诗歌研究
该项目以当代台湾华文诗歌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借用语言学和逻辑学的模式剖析诗歌的叙事,探讨台湾华文诗歌叙事的组织结构、事件的呈现、人物的塑造、空间的描绘与时间的处理,从诗歌文本的歧义表面,解读内在不同文化、语言和族群的叙事,以此观照当代台湾华文诗歌的文学与社会价值。
2、当代海西文学与文化生态研究
本课题在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基础上,以海西经济建设大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现代性理论与海西文化生态圈建构等方面对当代海西文学进行研究。提炼出保传统、护本土、迎新意、熔外缘等能够充分体现当代海西文学发展的特点,并在各种文化融合的情境下以文学为出发点为海西文化产业建设提供思路。
3、福建新形象的媒介再现与建构研究
该项目以近年来国内重要的主流媒体关于福建(海西)的各类报道为蓝本,从理念形象、实施形象及人员形象等方面,廓出媒体建构的福建(海西)区域形象,并对福建新形象的媒介传播提出建议与构想。
4、闽南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像化留存及传播
该项目用真实记录的手法对闽南传统民俗文化进行影像化的留存及传播,如:节庆文化、民间信仰、婚丧习俗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研究将提供有效的思路和方法,对今后闽南地区以及福建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将有重要示范作用,为闽南的传统民俗文化留下实实在在且真实可信的影像,有利于闽台文化的交流。
5、福建独立学院整合品牌传播的策略与实践
本项目主要服务于我省独立学院,解决他们品牌建设、品牌传播中媒介产品、媒介策略问题。选择福建省最具有代表性的独立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作为研究对象和试验基地,同时也参照福建省其他独立学院,调研新媒体时代他们的品牌传播困境,研究品牌传播策略,提出合理突围之路。
6、大学生微博谣言传播及辟谣研究
本研究基于传播学原理,研究在新的媒体时代下大学生使用及传播微博谣言的相关情况,整理大学生为主体的微博谣言事件案例,从中归纳规律,构想教育新机制。主要目的:一、对大学生微博谣言传播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二、对大学生微博谣言传播个案、微博辟谣个案进行案例研究。三、提出对微博谣言辟谣机制的策略和建议。
7、闽南“百工”
该项目从“传统的手工技能”入手,结合闽南地区的文化特色,着力于探求闽南“百工”之形态、文化内涵、社会意义、经济价值及其生存状态。充分展现闽南百工这一珍贵遗产的独特性和精粹性,揭示其“巧夺天工”的核心价值,展示闽南文化的特色,凸显传统工艺与当代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