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编辑: 发布时间: 2016-11-17
撰稿:陈紫微 摄影:陈碧珠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他们的丰碑不倒,伟绩长存。生者的意义在于纪念逝者,我们将铭记。”9月26日中午12:30,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宣讲会第一场于人文B#301召开。团委副书记张媚老师,学工部副部长李三伟老师,学工部林育隆老师等应邀参加了本次优秀成果宣讲会。人文与传播学院团委代表队带着实践成果参加了本次会议。
第一个作汇报的团队是来自会计专业的赤诚队,他们前往长汀、古田等地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并比较不同红色景区的人流量与资金投入、宣传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实地考察了部分遗址的发展现状。
来自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绿色创新实践”队分为“双鱼岛”分队、“校园”分队等5支分队,历时3个多月,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绿色创新实践”队队员经过实地勘察检验,编写了一本《花花世界——厦门大学漳州校区花卉汇总》引起了在场同学的极大兴趣。
人文与传播学院团委代表队是第五支展示的队伍,他们以红色纪录片的形式向大家展示这个暑期的实践所得。“战火纷飞的年代,金戈铁马的叮铃,标榜荣誉的军功章,最终化作石碑上刻着的冰冷文字,淹没在荒草萋萋的记忆里。”低沉的音频声音带领着会场的每一个人去重新回顾那段历史,跟随着实践队队员们一起参观纪念馆,一起聆听王喜孝、孟洪宝等革命老军人的战斗故事。实践队队长于泓说:“我们制作的纪录片将会寄给常州金坛的军队干休所作为他们的宣传资料,后期会搜集更加详细的资料,希望能成为嘉庚学院团建工作的一部分。”
人文与传播学院团委代表队以走访纪念馆、专访和路边采访的形式来展现寻找英雄、呼唤英雄、铭记英雄的主题。实践队致力于去解读那段被逐渐淡忘的历史,探寻现代人心中最真实的记忆。通过采访来引起人们讨论、反思对待历史的态度,唤起人们对于历史、对于英雄的尊重。
每支代表队做完展示后嘉宾老师都给出了透彻的点评,并对一些细节问题与实践队队员进行交流。老师们根据展示的情况,对各支实践队的不足提出了中肯的建议,给了实践队伍很多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