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编辑: 发布时间: 2016-11-17
6月1日,正值“六一儿童节”之际,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文系团总支,为10、11级的同学们献上了一道属于“大儿童”的“节日大餐”。
由赵子航学长和丁店、张洋子学姐,为大家带来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展示,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他们利用PPT和口头演说等形式,在分享经验、交流心得的同时,也让大家对暑期社会实践周有了基本的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形取得了较为成功的初步动员效果。
首先上台演说的的,是09级的优秀学长赵子航,就他在央视实习的经历,向大家展示了一组以“当我们在谈论实习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为题的PPT。他结合自己暑期在央视实习的经历,跟在场同学们分享了他的宝贵经验,阐明了自己的收获、感悟,并真诚建议大家能好好利用大学期间的暑假,让暑假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他强调在参与体验上述的学习工作过程中,他学习到了优秀的团队合作精神,见识了优秀的领导风范、感受了高效办事风格和做事态度,扩大自己的人际关系、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尤其是沟通能力和沟通技巧),广泛接触社会,获得更多、更大的社会体验。期中最重要的,就是提高了自己做事的认真性、主动性和责任感,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赵子航学长结束了他的成果展示。
随后,丁店学姐为大家带来了“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管委会实习”的经验分享。学姐在演示中,图文并茂的向大家介绍了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的实践成果,并用一段极其优美的文字,作为该次实践活动“了解文化、实地考察、撰写文稿”三大任务的收官之作,表现出了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景区宣传推广战略上的的独特作用:“双人车上轻似梦,千里行中乐无穷。青山萦绕道旁,渐随波入田野, 举首捎眉间,情不尽而自思量。泉水叮咚,滴滴落在心里,浸润半生流离,半生落寞;溪水潺潺,涓涓淌在心间,温润半世沧桑,半世寂寥。”
张洋子学姐为大家带来的,则是今年参评我院优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生代农民工”主题社会实践。学姐动情地跟大家讲述了实践小组,在时间考察过程中的亲身经历——“痛并快乐着”,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考验,更是心智上的历练。他们在PPT中反复强调这样一个命题:“他们是否与我们不同?”新生代农民工是否也有自己的梦想,是否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是否还有我们达不到的精神境界......虽然时间小分队在深入了解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及生活现状之后,得出了“他们与我们从来都一样”的结论,并告诉我们暑期社会实践的意义之一,就是要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个角落,有着这样、么样一群人的存在。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所缺失的品质,从而诠释社会实践的目的,使自己的精神思想得到升华。
最后,中文系行政秘书兼辅导员郑育琛老师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走上讲台中央进行了总结性发言。郑老师强调暑期社会实践,是我们大学生生活的必要环节,是我们大学生活的宝贵经历,更是我们人生阅历中不可多得的财富。我们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真对待,用心体味,发挥它真正的价值,领悟它深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