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场实践周讲座 做不好人永远做不好新闻


撰稿: 编辑: 发布时间: 2016-11-17

《陈冠希在CNN上为自己申冤》、《李连杰加入新加坡国籍》与“编辑(女)”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呢?7月9日15点在经管#105,海峡导报经济新闻首席编辑钟炳祥老师为我系学生呈现了一场《我们需要怎样的记者》的讲座。
在讲座开始前,钟老师让学生传看了3张报纸的娱乐版。他问在座的同学们“从这几张报纸中发现了什么?”“都是娱乐新闻,明星都是男的。”翁璇同学回答道。“对,为什么?因为这两位编辑都是女的。”以此为由头钟老师提出了此次讲座的三个核心问题。

记者怎样影响新闻报道
报纸娱乐版面上的男星与女性编辑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这是因为男人和女人对于新闻选择的差异性。”性别倾向,性别对整个新闻报道的影响,女性编辑在不自觉中会把男星的新闻划定为重要新闻放在版面的显眼位置;知识结构,在钟老师的随机提问中,关于新闻的定义,男生回答“每天发生的,大家觉得是真实”,女生的回答是及时;个人好恶,看不见的个人喜好,却总在新闻采编的结果中体现;逻辑思维能力,钟老师把新闻分为智力型新闻和体力型新闻,例如财经新闻为智力型新闻,而现场新闻则需要一定的体力,这是钟老师提出的“独家见解”。
我们的哪些方面具有可塑性
对于性别倾向、知识结构、个人好恶、逻辑思维能力这四个方面,作为记者如何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塑造,达到怎样的程度,我才放过我自己?钟老师在接下来的问题中为我们进行了讲解。
新闻无学:学新闻一定要学得杂,涉猎的范围要广;新闻有术:有所保留的问题采访;侧面追击,退一进二;不能忽视的媒体界人脉积累。钟老师还特别提到了实习,他认为实习中只学习采编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学做社会中人。做不好人,永远做不好新闻。钟老师把这句话作为结束语赠予在座的学生,做新闻先从学会做人开始。
最后环节中,同学们对自己关心的实习、招聘等问题进行了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