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薪传人齐聚一堂 教师点出学习关键
撰稿: 编辑: 发布时间: 2016-11-17
“转专业,是我们学院的一大特色,你想在厦大转专业,是非常困难的。”新闻传播系主任朱健强在3月11日中午在公一115召开的新闻系转专业学生交流会上说到,“正是学院这一高瞻远瞩的政策,让大家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才有你们这样难能可贵的机会。”会上,16名刚转入新闻传播系的同学和新闻传播系的专职教师,05,06级转专业优秀学生代表共同探讨了新环境里如何学习成长。
转专业学姐们的经验:“兴趣”、“心态”是基础
06级广告的张阳是从英语系转过来的,她以一个问题开头,活跃了现场的气氛,她主要讲了几点,因为她是学广告的,所以在平时学习的时候很注重一些实践和理论的结合,在做文案的时候很有兴趣,兴趣是大学学习最好的老师,这里不再象高中那样有人逼着你复习,一切都要靠自己自觉地去探索。
05级新闻林静涵则认为,态度和心态是最主要的,她说自己是非常喜欢“媒体人”“我费了很大力气才转过来,所以我很珍惜这个得来不易的机会。”她送给我们在场的同学一个公式:“成功=能力+努力+机会(人脉)”和12个字:“积极求知、善于交流、乐于助人”,她建议学弟学妹们要注意培养好奇心和逻辑思维,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传媒。
转专业学姐们的经验:“兴趣”、“心态”是基础
06级广告的张阳是从英语系转过来的,她以一个问题开头,活跃了现场的气氛,她主要讲了几点,因为她是学广告的,所以在平时学习的时候很注重一些实践和理论的结合,在做文案的时候很有兴趣,兴趣是大学学习最好的老师,这里不再象高中那样有人逼着你复习,一切都要靠自己自觉地去探索。
05级新闻林静涵则认为,态度和心态是最主要的,她说自己是非常喜欢“媒体人”“我费了很大力气才转过来,所以我很珍惜这个得来不易的机会。”她送给我们在场的同学一个公式:“成功=能力+努力+机会(人脉)”和12个字:“积极求知、善于交流、乐于助人”,她建议学弟学妹们要注意培养好奇心和逻辑思维,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传媒。
潘新老师家长式的沟通:“关注、尝试”是关键
“首先我先恭喜大家,因为你们脱离了‘包办婚姻’的枷锁,‘自由恋爱’成功,”潘老师这样一个小玩笑让新同学们立刻感到一种活泼轻松的力量,因为在社会就业压力和各方面综合因素考虑之下,有的家长认为金融、会计比较好就业;可是有时候年轻人真正兴趣并不在那里,所以通过学院这样一个政策平台,让大家可以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去,实现一种大学的“技能”教育。
他认为在新闻系就应该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关注”,关注新闻业界动态,在前人的肩膀上去看待问题,会更有深度和高度感,新闻记者本身就是杂家,要求的知识面很广。二是“尝试”,实践很重要,比如说新闻摄影、新闻消息导语的写作,都需要亲自去做,才知道其中的奥妙,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努力争取采、写、拍、编、录一体,“相信在四年之后,你们的收获会很多。”
他认为在新闻系就应该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关注”,关注新闻业界动态,在前人的肩膀上去看待问题,会更有深度和高度感,新闻记者本身就是杂家,要求的知识面很广。二是“尝试”,实践很重要,比如说新闻摄影、新闻消息导语的写作,都需要亲自去做,才知道其中的奥妙,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努力争取采、写、拍、编、录一体,“相信在四年之后,你们的收获会很多。”
系主任朱健强的寄语:“努力学习”是筹码
系主任从两个角度说了转专业过来的不容易,这是同学们的第二次机会,也是对自己的未来做一个整体规划的时候,很多同学觉得自己是理科生就怕写不好新闻,他说没有这种顾虑,因为在某些方面,如逻辑思维,他们就很有优势;还有,我们系不仅设备先进,而且新闻系有一大批优秀的老师,随时可以解答新同学的疑问,帮助他们学习和生活各方面。
最后,他希望新同学们要尽快把拉下的课程补上,善于利用老师,同学们的资源,为自己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提交,对自己在“新传”这个方向有一个比较完善的规划。
“我们系全体都欢迎新同学的加入,我希望各位可以在新闻系如鱼得水,有一个很好的起步。
系主任从两个角度说了转专业过来的不容易,这是同学们的第二次机会,也是对自己的未来做一个整体规划的时候,很多同学觉得自己是理科生就怕写不好新闻,他说没有这种顾虑,因为在某些方面,如逻辑思维,他们就很有优势;还有,我们系不仅设备先进,而且新闻系有一大批优秀的老师,随时可以解答新同学的疑问,帮助他们学习和生活各方面。
最后,他希望新同学们要尽快把拉下的课程补上,善于利用老师,同学们的资源,为自己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提交,对自己在“新传”这个方向有一个比较完善的规划。
“我们系全体都欢迎新同学的加入,我希望各位可以在新闻系如鱼得水,有一个很好的起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