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系第六次学科入门指导:解读互联网

撰稿: 编辑: 发布时间: 2016-11-17


 

“我18岁开始当老师,还没在这么豪华的讲堂里上过课。你们是走在时代前端的一群青年!”11月23日下午,主三小报告厅回响着这样一句话,这是新闻传播系很荣幸地邀请到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黄星民教授来为我系学子做学科入门指导。
“我们新闻传播系的硬件很好,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要怎样来对得起我们自己的青春呢?”教授提出了令在场同学都很关心的话题,同时也引出了他今天的主题:“如何看待网络”。这是一个全新的,时尚的话题,他把网络时局和教学相结合,开始向同学们阐释自己的观点。
 

 

历史:互联网在数字化基础上对电子媒介的大综合

 

 

 

教授以他和在美国的妻子互通E-mail的生活化事例说起,说明了互联网区别于传统印刷媒介的不同:速度快,而且是三维的世界,五彩缤纷,现实感很强。“互联网是在数字化基础上对电子媒介的大综合。”从媒介发展历史的角度开始解读互联网,他认为,与静止的印刷媒介相比,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电子媒介具有五彩缤纷、画面流动等优势,传播速度的迅捷和更易深入受众使得电子媒介成为人类传播史上的巨大飞跃。轻松幽默的阐释让在场许多同学情不自禁地笑了,他不止一次地强调由印刷媒介向电子媒介的转变是是人类媒介发展史的一大飞跃。           

 

 

 

“数字化的精确传播”

 

 

 

在解释这个观点时,

 

教授结合实例进一步阐述了传播数字化信息的互联网所具有的精确传播、海量存储、快捷查询、双向传播等特点,他说光盘可以容纳像四库全书这样多的信息,并认为“功能强大的互联网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帮助人们一网打尽信息”,是对电子媒介的大综合。同时,网络在今天的办公自动化中应用也相当广泛。
 

 

电子媒介的革命

 

 

 

“广播、电视、报纸等等都融合进了互联网里,个人、组织、大众、国际传播各种形式都被囊括进去。这就是网络之所以称之为‘革命性’的原因。”

 

教授对我们这样说,“互联网的功能强大无比,它渗透到了人类生活和工作中去,是很空前的一次变革。”
我们要如何来应对这种局势呢?他在最后说到,我们新闻人要做好“两栖人”, 既要熟悉传统的印刷媒介,也应该学习互联网技术,顺应新的媒体潮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高速传播。“读几本‘镇仓之书’坚实自己的文化底蕴,做一个合格的薪传人。”黄星民教授希望所有同学能够好好读书,熟悉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用网页,音频,视频来跨越印刷文化,创造一种全新的“IT文化”,在新闻传播之路尽洒风采。
 
34-1.jpg
 
 
3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