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无未教授:《孙子·用间》中的谍战文化

撰稿: 编辑: 发布时间: 2016-11-17


撰稿:宣传中心 谢思婷    审稿:宣传中心 马学英    编辑:宣传中心 姚舜妤    2015-10-30


一说到间谍这个词,大家都会觉得它很神秘,很想去深入地了解它。10月29号晚上7:00,在主楼群三号小报告厅,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联系导师、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中文系主任李无未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孙子·用间”的讲座,为同学们揭开间谍的神秘面纱。

 

在讲座开始前,李无未教授先为我们介绍了世界三大兵书:《孙子兵法》、《战争论》、《五轮书》。“过去很多人会把孙武和孙膑认为是同一个人,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李无未教授说道,“《孙子兵法》的第一篇是史记,讲的是用兵的重要性,不仅是靠实力,和计谋也有很大关系,中国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对于谋略都是非常讲究的。”

 

“《孙子兵法》有很多种版本,世界各国对《孙子兵法》研究的热情也是一直没有褪减。就目前来看,日本人对《孙子兵法》的翻译和研究的著作仅次于中国,而热度呢,可能超过了中国。在韩国,《孙子兵法》一直都是畅销书,销量甚至创下过韩国最高纪录,”李无未教授说道,“法国是最早翻译和研究《孙子兵法》的国家,也是在欧洲研究《孙子兵法》最有深度的国家,法国在两百多年前专门设置了汉学课,所以法国的汉学也是世界一流的。”

 

李无未教授通过自己一篇文言文的解说文提出了一个观点:要想在战争中取得成功,不是钱的问题也不是其他人力或者时间等等的问题,而是“先知”,要了解对方也要了解自己,也就是知己知彼,这才是战争取胜的关键。

 

接下来李无未教授为我们介绍了五种间谍的类型,即乡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 “在战争中,最信任的人,应该让他去当间谍,最应该花大价钱和奖励的也是间谍。”李无未教授再次强调了间谍的重要性。也谈到了该如何使用间谍,并且要用仁义与间谍相处,间谍一旦被发现处境是非常危险的。对此,李无未教授还举了德国人卓尔格在日本为苏联做间谍暴露被处死的例子。

 

“在甲午海战之前日本就已经派大量间谍到硫磺岛一带对我们的地形、布局、防线阵地侦查得非常清楚,而我们当时并没有这种防范意识,导致了敌知我情而我不知敌情。所以防范间谍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以前和现在都是一样。”

 

对于间谍的培养与教育,李教授以日本为例。日本在明治时代培养间谍的重要方式是学习汉语,在请南方人教汉语最后发现语言还是不通之后,日本又请了有北京腔的人去教汉语,在中国也有专门的学校教日本间谍学汉语,并把那些间谍派到中国各地去写各地的风土人情、矿产资源等的报告。“日本在一百多年前就对培养间谍这件事做得非常细致了,”这是李无未教授对日本培养间谍与教育的评价,“当时《孙子兵法》里的间谍理论已经比较成熟了,日本把它很好地继承了下来,而我们反而把自己祖宗的东西丢了。”李无未教授很惋惜地说道。

 

间谍的手段日新月异,情报窃听无所不在。李无未教授还特别提到了苹果手机的定位系统,就像间谍一样,把你的行踪汇总到美国总部,这不只是个人信息的泄露,更有可能会泄露一些重要的机密。他也希望大家尽量不要用苹果手机,包括三星也一样。

 

在国际法中,各国有权力使用间谍,但是中国一直都是反间谍的。非常巧,今天正好是中国的《反间谍法》颁布一周年。李无未教授还举例斯诺登爆料的例子,各国都有各国的法律,所以对这件事,各国有各国的看法。

 

最后,李无未教授建议我们有空去读《孙子兵法》的时候要注意一下“用间篇”,这与中国的间谍理论以及国外的理论有直接关系。

 

之后同学们很积极地举手提问,李无未教授也很耐心地为同学们一一解答。对于这次讲座,沈玲老师说:首先,谍战这个选题对我们同学来讲是陌生的,这可以很好地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其次,谍战这个选题,可以引起同学们一些敏感的意识,无论以后是走上社会还是出国读书的同学都要有这个意识;最后,不要随意的泄露一些重要的隐私,对同学们有重要的警醒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