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编辑: 发布时间: 2016-11-17
撰稿:人文与传播学院 李嘉超 摄影:张家辉
2013年11月15日上午,主1#508会议室,根据招商局漳州开发区的发展需要,厦门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文传学院文管专业、招商局漳州开发区三方联合举办了首届漳州开发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论坛。
厦门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理事长郑剑飞,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图书馆馆长王明理,漳州开发区关心文创产业发展的各级、各单位领导肖洪光、张金明等,厦门市文创协会副理事长、中航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总经理洪屹,厦门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副理事长、厦门市七彩虹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续明伟,厦门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理事长助理王艳爽,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邓葳,人文与传播学院办公室主任郑育琛,人文与传播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主任王乃考,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教研室主任陈笑峰,人文与传播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吴珞老师,管理学院范雨雷老师,音乐系喻歌老师,机电工程系王东为老师,人文与传播学院学生辅导员陈省能老师,创意厦门等校外媒体记者、校内有关媒体学生记者、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代表等出席了论坛。
人文与传播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主任王乃考作为本次会议的主持,并在大会开始前做了主题发言。他认为,漳州开发区已经到了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重要机遇期,以文化创意带动开发区各类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南太武新城的新跨越。 王乃考提出,漳州开发区需要生活美学的展示,其原因是这样才有被厦门湾对岸、乃至全球“窥视”的价值,这样才能打造起漳州开发区特有的文化性格。
随后,他又提议把漳州开发区建设成为“海洋文创之湾”、“生活美学之城”的见解。他认为只有通过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这里,带动这里的房地产、农业、旅游等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发展。
王乃考认为,为了促进漳州开发区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愿意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承担相应的责任。他认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文管专业可以承担这样的角色:漳州开发区的“文化创意育成中心”、“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厦漳文创交流的俱乐部”。他补充说,嘉庚拥有许多海外归来的名师,所以可以成为育成中心,因为嘉庚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嘉庚的文化产业管理与厦大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不同的地方在于嘉庚侧重实用实践的角度来研究漳州开发区迫切的问题。同时嘉庚学院刚刚和厦门文化产业协会签约授牌,所以嘉庚学院有能力成为厦漳文创交流的俱乐部。
在王乃考副教授发言结束后,漳州开发区领导肖洪光先生向王乃考老师深深地鞠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他说,漳州开发区需要这样的会议,漳州开发区更需要这样的眼光。肖洪光先生十分赞同王乃考老师的观点,他认为嘉庚是个资源,他曾经联系过创科中心,但是其技术后盾、创意价值不足,所以很多想法未能实现,而这个论坛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这是一个集结三方的平台,可以依托开发区资源丰富,填补开发区能力不足。加上厦门企业的参与,有利于开发区文创产业的发展。肖洪光提出与嘉庚学院合作建立文化产业园区,不以产业化来局限学生的思维,而应给学生更多思想空间,不给学生压力,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创意能力,从而促进漳州开发区沿着文化产业自身的道路发展。
肖洪光先生也清楚地提到:现存问题是开发文化产业园的成本高,并且人员稀少,无法体现产业园区的氛围,反而很煞风景。于是,肖洪光还提出打造独特的嘉庚模式,在得到嘉庚学院高层的支持,开发区投资,嘉庚学院出地、出楼,配合嘉庚学生的创意灵感,打造开发区的文化产业。如果这一合作成功,将是全国首创,也可以助推嘉庚学院品牌的再提升。
厦门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郑剑飞理事长提出自己对文化产业及漳州开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他说道古代没有把文化做产业,文化只作为教育传播的工具,文化的传播需要政府出钱,需要纳税。因此加大税收,从而拉大贫富差距。如果文化产业做起来,不仅可以满足群众需求,还能满足文化需要的多样性。
郑剑飞认为漳州开发区自身人口少,需要靠外力的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比如旅游业,打造文化旅游业,吸引游人,带动经济的发展。他提出比如把厂房做雕塑园,不是单纯的把雕塑摆进去,而是要有一个总体的规划调查,形成合理的功能区分布,这样有利于为雕塑园带来客源,从而带动雕塑远的发展。他还提出在建设时候要有计划性。文化产业的建设要有主体性,漳州港可以模仿英国的码头市场,开展以鱼为主题文化产业,不断延伸展开产业链,形成以鱼为主题的创意产业链,在服饰,饮食等方面不断发展。打造属于漳州港的特色鱼文化,这一想法,很好的结合了漳州港的天然区位条件,同时也迎合了在厦门湾南岸树立起“海洋文创之湾”、“生活美学之城”的主题。他通过对漳州开发区与厦门本岛的对比,他认为漳州港的潜力比厦门大,因为厦门的拆迁费用高,而漳州开发区不用拆迁,并且漳州开发区的地价便宜。加上嘉庚学院与开发局的合作,很有前景。郑理事长还提到市场是产业的决定因素以及投资者,经营者,参与者需要互利共赢。在我们看产业发展不能把看单一项目,而应综合项目得到的经济效益。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管理学院范雨雷老师说,非常赞成王乃考老师的主张,非常赞成三方合作,打造漳州开发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模式。这一创意来源于嘉庚学院的学生,不约束学生们创意思想,作为有经验的长者,我们可以为学生的创意把关,从而形成一个好的产品,在借由这个产品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
范雨雷提到迪斯尼乐园的例子,引起了多发的讨论与发言。郑理事长说道,迪斯尼的建设不可以随意,迪斯尼有其建设的苛刻条件,例如在客运等条件上。那厦门与香港对比。为什么香港可以建设迪斯尼?其主要原因在于香港的航空客运管制较为宽松,有利于带来大量国际游客,而厦门的航空客运管制较为严格,那么客源变少了。理事长还提到深圳的世界之窗,他借用这个例子表达了这个意思:一个园区的发展在于变化,从一个月一小变,可以产生一年一大变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园区的活性。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图书馆馆长王明理发言指出,自己从一个文化产业受益者的角度来说话,他认为图书馆是利用文化,展示文化的地方。只有在图书馆这样的氛围更有利于文化的推广。他提出文化具有附带性,同时受众人群需要懂文化,喜欢文化。同时对于漳州开发区,他的见解是要先解读当地历史文化,人文文化,把抽象的化为具体的。这样才有利文化的培养熏陶。同时他提出漳州开发区的弊端在于漳州开发区特别狭长,没有自然形成的中心。因为文化的展示要有地方,要有稳定的人群,漳州开发区缺少这些东西所以文化产业难以发展。他赞同王乃考老的看法,认为漳州开发区的文创中心应该落户嘉庚学院,建议打造嘉庚文化产业集群,以嘉庚学院为中心来发展文化产业。通过嘉庚学院来提高漳州开发区文化产业的附加值。
对此郑理事长提出观点,嘉庚学院不能单纯搞文化,通过开放校园来吸引人群,这样会增加嘉庚学院的负担,不利于嘉庚学院以及漳州开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他认为,周边应该建设一些营利性的配套项目,要让游客不仅来享受文化,还要拉动漳州开发区的消费,通过对游客的盈利从而带动各类产业的发展。
中航文化厦门分公司总经理洪屹女士也表示,不能单纯的模仿厦大的开放模式,因为那样的模式需要一定的历史积淀。嘉庚学院还太年轻,嘉庚学院应该展示自己的特有的朝气与活力,展现自己卓而不同的文化创意。
王明理先生补充道:并非单纯开放校园,例如可以制作嘉庚的礼品,把文化的附加值放到礼品上,通过年轻人那种想把自己学校展示给其他人的消费心理,来带动各类旅游、文化产品的销售。
厦门七彩虹策划机构董事长续明伟在通过朗诵诗歌缓解气氛后说到,文化是可以传承的东西,产业是对文化传承的手段,产业园是传播文化的平台,改革开放是对文化大革命的修复,改革开放摧毁很多漳州的历史文化,他认为,漳州开发区过度开发沿海自然,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利。
洪屹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谈他认为漳州是文化保留较好的地方。中航文化市场总监认为单纯的文化无法生存,文化应该与产业相结合,文化产业应该与其他产业互动。
郑剑飞理事长说道新型产业具有周期性,传统文化可以盈利,但盈利的利润并不高,需要通过其他的模式来提高其经济效益,例如网络游戏带来的盈利利润极高。
范雨雷说道中国社会是拜金主义,所以文化需要有其的积极性。
郑剑飞理事长表示文化离开产业,就容易被西方同化,所以文化产业有其必要性。随后郑理事长点出一个重要问题,漳州开发区不能迷失方向。漳州港有重要的自然资源。深水泊位。所以不能把漳州港单纯模仿其他地方的文化建设,应该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文化。
中航文化市场总监陆阳结合自己的投资经验认为:1.整合嘉庚的资源,结合开发区的优势,发展海洋文化主题的文化创意产业是适合漳州开发区的。2.厦门也想做海洋文化主题 ,其重点在于能否包装好主题,这也开发区所因考虑重视的,文化主题活动做得好,对于产业的推广是有作用的.例如海天盛筵带来的宣传效果。3.鼓励学生创意,不要抹杀学生的创意。4.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可以作为一个平台,让厦门文创协会、漳州开发区、厦门大学专家学者三方互动。一同来来探讨寻找开发区的文化主题、研究漳州开发区文化产业发展。
论坛最后,王乃考对论坛做了总结:“批评表明漳州开发区有必要发展文创,夸奖是证明开发区有发展文创的可能性,我们谈了很多发展思路和合作战略,达到了我们的会议目的。因为是首届,讨论较多是战略,以后还会开,还要将会议成果逐步落实。”大家立刻响起了一片掌声。
会后,与会嘉宾在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主楼群钱合影留念。午餐后,在开发区肖洪光先生的带领下,与会嘉宾实地考察了金水仙大剧院、双鱼岛项目、黄金海岸、海尚世界等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