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系五部作品入围第十届大学生短片大赛
撰稿: 编辑: 发布时间: 2016-11-17
近日第16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10届大学生短片大赛入围名单公布,我系五组作品——《她》、《漆墨春秋》、《锦歌行乡音情-绝唱》、《习以为常的偷盗 The Habit》、《“戏”说盗版》从1000多部作品中脱颖而出,顺利入围。
《她》——戴嫣妮 陈勃 王宜佳黄珍妮 林彬
该片入围了颇具份量的跨文化纪录片,《她》向我们阐释了妈祖文化的兴旺与信众的虔诚。主创人员戴嫣妮这样介绍妈祖信仰:妈祖给予信众的是精神力量,是遇到困难时的寄托与动力。作为文化信仰,她已经深深扎根民心。妈祖信仰是让人向善并怀有感恩之心。
“这是我们影视制作学习的成果。”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拍片前的资料查阅到“披挂上阵”都是成就这部片子不可或缺的元素。在采访中戴嫣妮讲的最多的是“感动”一词。被信仰感动、被信徒感动、被渔民感动……信众的虔诚,对妈祖感恩,对所有人的感恩,发自内心的助人为乐。“我们从最初的不以为意到慢慢感动,是真的被感动了。”
记者留意到在片子的末尾列出了一长串感谢名单。他们怀着感恩的心,感谢曾经给予他们帮助的每一个人。在采访中,戴嫣妮特别提到感谢指导老师给予的帮助,许由文老师在他们陷入取片名迷茫时的“一语道破”,方志鑫老师在剪片时与他们在机房一起奋斗的数日……
《漆墨春秋》——周冠宇 邱爽
浮躁社会里的角落,一位老人,将毕生时光致力于漆及书画的研究,道途坎坷,不求回报,用执着与乐观“漆墨春秋”。《漆墨春秋》从老人的持之以恒、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中引发对现实生活的思考。看似简单的四个字“漆墨春秋”源于清华大学教授对这部纪录片的题字,《漆墨春秋》因真实而脱颖而出。
周冠宇说:“并没有什么精心设计的部分,吸引人的是这位老人的乐观开朗和持之以恒的生活态度。”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他充满信心。他说:“在大学里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碌碌无为,浪费时间,尽量多一些实践。”
《习以为常的偷盗 The Habit》——李伟华 王建舒 魏明
李伟华:双子座,热爱广告,热衷思考
王建舒:天蝎座,沉着冷静,有条不紊
魏 明:金牛座,任劳任怨,沉着忠厚
想法天马行空的李华伟;及时把想法现实化的王建舒;演技派男主角魏明,他们在工作时不断互补,让想法在扎实的演技下成为现实。
作品源于期末作业,但他们也全力以赴。在一些花哨的、“高科技”的点子全都被许由文老师否定后,李伟华一个人坐车去厦门,苦于没有新的点子,特别失落。“一个人吃了一桶‘全家桶’和两个蛋挞,心情大好便回来上课”。这时候,灵感悄然而至,高晓峰老师课上刚好讲到一个人多次剽窃的案例,创意便如此“破壳而出”——盗版不就是大家习以为常的偷盗行为吗?
广告片中讲述了一对男女目睹了小偷正在偷窃而他们却置之不理的行为。在作品中他们将“盗版”和现实生活中的盗窃进行概念的等同,他们试图让观众领悟到盗版就是一种卑劣的盗窃,纵容盗版是违背道德的行为。
《“戏”说盗版》——李敬 王川玫 林婧娴
“不同年代有不同文化的传承,而现代盗版却使艺术失去了原本的魅力,文化传承遭到了盗版的破坏。”王川玫这样解读盗版。“戏”说,却实含对文化传承最沉重的思考。
新闻传播系学子们的身影活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是锐意进取的向上,是永不言弃的执著,恰似“薪星之火,可以燎原”。而我们在期待,点燃更多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