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获得了‘精品课程’称号,我们的团队也获得了‘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的称号,但从我个人来说,我认为这些荣誉是刻意追求不得的,它是你在不断努力和实践之后社会上给你的承认。”
学院建设——打造嘉庚一大特色实体院
记者:今年是两系合并的第二年,当初初建时为什么会提出打造嘉庚学院的第一个实体院?两年过来了,您觉得这个目标达到了吗?
苏院长:嘉庚学院建校之初是实行各个系由学院直接管理的制度,而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现在已经从最初的7个系9个专业发展到了现在的21系共46个专业。在这样的体系下,原来的模式就显得不足,学院里管得太细,导致各专业之间缺乏一个共有的平台。就是因为这样,才有了我们文传院。学院以后也会慢慢实行分院计划,在全院的范围内组建各个分院,分院下再包括各专业、包括系。所以文传院肩负了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学院的管理体制下闯出一条路。这里的分院就是所谓的实体院,分院本身就是实在的管理机构,分院里的人才培养以及课程的设置都要做到独立并且适应。这个实践的完成情况就要看到底有没有打造出广阔的学科平台以及管理有没有达到预想的分院管理体制。从这两年来看,各方面的进程还是很不错的。
记者:您对人文与传播学院以后的发展方向规划是怎样的?近期首要目标是什么?
苏院长:今后的目标与建院之初的大方向基本一致,就是设法为学生建成一个大的学科平台,同时在这个大平台上各个专业的特色能够充分发挥,这两方面要同时抓紧运作。从这两年看,我们的目标实现情况比较理想。比如说第一个方面,2009年建院前,两个系共获得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2个。但是现在,我们文传院一共获得了7个。在学院21个系里,我们分院大体上获得了三分之一。同时获得的精品课程一共有8个,而原来只有3个。
近期的首要目标是让各专业主任摸索这两年的发展道路,提出近期一年各专业的发展规划并实行,然后再准备好三年内、三到五年、八年内的发展规划。其次是扩充教职人员的数量,争取每个专业达到6至10位教师。我希望在两年内,教师的数量能够翻一番。再者就是结合嘉庚学院的办公规划,打造文传院的合体办公。课程方面我们也会不断完善,让课程的可选性更加丰富,在大院范围内能比较自由地进行课程选择,真正实现嘉庚的办学理念“宽口径,重基础”,同时导入自己特色,让分院平台能尽量给同学提供成长的机会。
记者:2009级中期实践报告会上,到央视实习的同学讲述了自己实习期间的经历与见闻。我院为拓宽学生的实习范围,为争取学生的实践机会,做出了哪些努力?您能简单谈谈实习基地的建设情况吗?
苏院长:文传院的实践教学在嘉庚学院中相当突出。中文系与新闻系各有特色,中文系在实践基地建设中,不论是在数量、管理,还是学生进入基地实习的利用率上都是非常优秀。新闻系则是在平常的教学中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能够在学校的工作室里参与项目的研究。新闻系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实习的单位,中文系则是把最好的学生输送到实践基地,当然也会继续保持学生自己去找对口度高、专业性强的单位的方式。嘉庚学子的实干能力强、水平高,也得到母校厦门大学老师的认可与肯定。文传院除了在大院中实践基地占多数以外,还将建立嘉庚学院第一个产学研基地。学生在这个基地中将不只是实习,而且是将为对方公司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这得到学院和签约公司的大力支持。我们追求的是不但在校内建立良好的教学平台,在社会中也能把学校知识和社会利益直接挂钩。
人才培养——优质教师与高能力学子“教”与“学”相长
记者:我们知道,因材施教是十分重要的。您曾担任中文系、新闻系的系主任,您能大致谈谈这两个系人才培养模式的共通点和差异性吗?
苏院长:从两系发展历史上看,在厦门大学嘉庚学院2003年成立时,就有汉语言专业和广告专业,统称语言信息传播系。再到2009年成立的人文与传播学院,又发展出新闻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学,所以两系发展历史都很长。两个系的共同点,应该是都把沟通当互通,注重人文素养,特别是对社会的观察和对语言文字能力的掌握。不同点就在于广播电视以及新闻传播的学习更贴近社会,当然中文更关注对我们传统中华文化和语言文学的继承。从学科建设上来说,就是希望我们在更宽的平台上来衡量四个专业,打造比较扎实的人文素养,让学生拥有扎实的传统文化、文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再从各个专业的角度关注社会生活。
记者:作为院长,您认为教师队伍的管理是否需要营造企业文化?作为分院是如何创造条件让每一名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术之专攻”的特长?
苏院长:我认为企业文化是很需要的。教师是教学当中一个很重要的主体,只有教师积极性发挥出来,学生才能获得更直接、更良好的教学成果。在以前的分散管理当中,基本上是教师独立开课上课辅导。组建了分院平台之后,老师获得的机会更多了。比如质量工程,省级的质量工程拿到7项,我们院里三分之二的老师都参与到了,教师们起到了一个推进的作用,同时也获得实力,获得成长机会。老师不应只是教书,也要进行科研和学科建设,不单单只是为培养学生付出,自己本身也获得了成长的机会。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以及学科建设,其中学科建设极为重要,要结合专业有自己的研究成果。我认为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是很有必要的,力求让教师在这里工作心情舒畅,就算离开了也会怀念这里的一切。建设一个优良的企业文化,才能让老师更好地发挥才华。这个和建设良好的班级、寝室集体的道理一样。
记者:您是一位关心学生成长的院长,前段时间您亲自主持了文传学院学生会干部会议,与每位学生会干部都进行了亲切交流。您是怎么看待学生会工作的呢?
苏院长:一个学校办得好光靠老师是不行的,学生也很重要,要把教与学相结合,我们老师一定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作用。所以我会对自己作要求,即每个学期一定要与学生交流,尤其是学生会的同学们。他们是学生中的佼佼者,希望能将学院管理层的做法通过他们传达给学生,也希望从他们得知学生的情况,这种师生互动能够一直坚持下去。
回首经历——谈人生成长,送学子寄语
记者:您是学汉语言文学出身的,并且主攻语言学方向,请您谈谈投身于的这个专业的魅力之处?
苏院长:这个话题说来比较长了,我选择汉语言文学,选择做一名教师,中间其实经历了很多选择。在我们那个年代,青年人都要去“上山下乡”,到农村里种田,我那时候是去做赤脚医生的,所以当时是想学医的。后来学校恢复招生,我去读了师范类院校,就这样选择了当老师这条路,毕业以后我当过小学老师,也当过中学老师。恢复高考以后,我报考了师范类院校,选择了中文,并一直走下来。我认为在个人成长中,最重要的就是,不管你做什么事,都要把当下的工作做好,全身心地把它做到最好,你也会在做的过程中获得成长。我在四个师范院校读过,当过老师,对于老师这个行业,我也是很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是与人打交道的,我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学生的好学、向上和朝气影响了我。而看到通过我的传授帮助同学们的成长,也是最让我感到快乐的事情,这是所有当老师的人的共同体会吧!
记者:您是“省高校教学名师奖”的获得者,您的“应用语言学概论”荣获福建省精品课程……这些都是对您孜孜不倦投身教育事业的肯定及回报。请问,在您个人角度看来,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苏院长:谈到一个优秀教师的素质,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叫做“教学相长”,意思是通过自己的教授让学生成长,同时在教授当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对自己的不足的研究、修正之后自己也得到提高。所以在我看来,当老师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在不断的教授当中得到自己提高的机会。一直认可高校学生有着较高素质,我在与学生探讨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有似懂非懂的地方,这就让我找到了提升的空间。这两年我们获得了一些省一级的项目,比如一个课程获得了“精品课程”称号,我们的团队也获得了“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的称号,但从我个人来说,我认为这些荣誉是刻意追求不得的,它是你在不断努力和实践之后社会上给你的承认。当然,社会给了你承认之后自己也会感到有压力,会担心自己达不到这个水准。现在,我更多地考虑的不是自己能不能达到,我的课程能不能达到,而是能不能把一批年轻老师带出来,我希望通过这些项目的建设把这批年轻老师培养成骨干力量,这是我作为一个老教师应尽的职责。
记者:您于今年2月被聘为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为研究生以及博士、硕士研究生开设“汉语词汇学”、“文化语言学”等课程,同时从事福建省社科研究项目“海峡两岸汉语词汇对比研究”。讲座上您谈及了一些见闻及感受,那么请问,在与中文系台湾生交流的过程中,您觉得哪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文传学子重点关注的呢?
苏院长:这次有幸到台湾支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台湾的教育部对各个高校有一个“招揽人才”的计划,它针对台湾的大学中最缺少的课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招聘。对我个人来说,到那里让我更好地了解了两岸之间高校、学生以及高等教育的情况,从两岸关系上来说,这是两岸进一步沟通、了解的好的机会。我从课程上、课堂外等几方面进行了调查,从同学方面来说,台湾高校的学生和这边的学生相比各有各的特色,台湾高校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比较规范,比如老师让学生交一份文献综述上来,学生们能够很快地并且是合乎要求的完成;而我们这边学生的特点是比较活跃,对社会实践的参与度比较高,动手能力比较强。从课程来说,台湾高校的中文学科建设课程开设比较传统,主要包括文学、音韵、训诂,文学方面没有划分很细,注重儒家传统经典的学习,所以台湾学生在读原书上下的功夫多,在接触原始文献上更深一点。而大陆高校开设的课程就比较现代化,划分得更细,有利于学生更深刻、透彻地了解。所以是各有好处、各有特点。
记者:最后请您为人文与传播学院的学子带来一些寄语,或者祝福。
苏院长:4个专业的学生,共同点是富有人文素养,关注社会,都是直接介入我们社会程度最多的专业。同学们要意识到自己在社会发展当中所应有的责任,把自己打造好是为了毕业后更好地服务社会,更好地了解、推动、参与社会建设。这个任务应该说对于我们同学在学校4年中十分重要,需要我们有这样的素质、眼光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个专业的同学们也要更加参与和深入到社会中,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个人意识到责任、理想后,才能在大学学习中有自觉性。
采访/撰稿 王玥芳 吴巧燕 林亮 钟蕴文